國內投資緩中趨穩結構更優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7316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184539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3.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8%,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6.8%,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3%。
業內人士分析稱,整體來看,上半年國內投資領域呈現緩中趨穩態勢。雖然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下滑,但投資結構趨于優化,特別是制造業投資不斷增長、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
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
“從投資來看,今年上半年呈現一種緩中趨穩的態勢。”在7月16日國新辦舉辦的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如是評價道。
其中,制造業投資給業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數據顯示,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比1~5月份、一季度分別提高1.6和3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0.8個百分點,增速為2016年一季度以來最高。
毛盛勇強調,從新供給來看,代表技術進步、轉型升級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相關產業和產品增長較快,其中工業領域高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11.6%、9.2%和8.7%,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
在7月17日國家發改委舉辦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雖然上半年我國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從結構上看,制造業投資增速在回升、民間投資向好,這主要反映了三方面積極變化。
第一,資金來源有保障。今年前5個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企業投資能力得到有效保證;第二,投資預期向好。今年以來制造業PMI長期保持在景氣區間內,上半年均值為51.3%,同時PPI也保持在比較合理、理想的水平,6月份上漲了4.7%,均反映出企業投資信心比較充足;第三,企業成本在降低。隨著簡政、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實施,增強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投資后勁。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盡管上半年我國投資領域壓力相對較大,但在壓力下也看到了推力和信心。“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創新驅動都需要落實到制造業上,尤其是在當前美國掀起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加大針對高端制造業的投入更具有戰略眼光。當前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既帶動了整體投資增速,也利于投資結構不斷改善。”
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保持平穩
數據顯示,上半年第三產業投資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速比1~5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
對此,毛盛勇表示,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放緩一方面表明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沒有以前強烈;另一方面,中央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了綜合評判,對項目加強了合規性校驗,一些合規的項目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加快落地進度,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嚴鵬程分析稱,雖然我國基礎設施人均存量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當前基建需求釋放的節奏與高速增長時期相比有所放緩。與此同時,本著有必要、有條件和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緩建了一批項目,客觀上也造成了投資增速放緩。
白明表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7%,未來要確保房地產投資滿足剛需而不是炒作,在去杠桿的基礎上,從多方位著手確保把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