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澤金科獲數千萬元融資 賦能金融科技轉型?
金融科技公司“寧澤金科”近日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北京價值資本投資。寧澤金科曾于2017年11月完成了星河互聯投資的天使輪融資。寧澤金科創始人兼CEO陳勇向億歐透露,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系統建設、團隊擴充和業務拓展。
“寧澤金科”成立于2017年10月,依托金融科技及互聯網信貸產品設計能力,致力于為金融機構提供創新型“互聯網貸款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從宏觀經濟背景看,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龐大且處于快速增長期。業內人士推測,2018年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個人消費信貸需求強勁,傳統金融機構消費信貸當年增加3.89萬億元,為歷史最高增量,2017年末余額達9.80萬億元。互聯網平臺消費信貸雖發展時間較短,但規模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末余額為3500億元。
從政策和監管層面看,利好因素更是多重疊加。2018年8月18日,銀保監會刊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銀保監會在文件中提到,“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支持發展消費信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10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再次發布《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該方案從擴大市場準入、促進實物消費結構升級、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產品和服務標準建設、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優化促進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信息引導等六個方面對促進消費升級提出落地指導。
由此可見,消費信貸市場天時地利皆備。
2017年12月4日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并實施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141號文)要求放貸機構必須“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 這一變化讓寧澤金科看到了入場機會。
“141號文的出臺,直接將中小銀行推向了消費信貸的風口。因為原來互聯網公司服務的市場還在,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擠出效應下,銀行業看到機會勢必會跑步入場。原來占據中心地位的互聯網公司紛紛讓位銀行,轉型為金融科技服務商,以自己的優勢為銀行繼續服務。”陳勇認為,中小銀行有資金、有牌照,但缺渠道、技術和人才。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各家發展都千差萬別,業務經營被規模和區域所限,增長緩慢,它們迫切希望借助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寧澤金科在具體業務模式上主要包括產品設計、系統對接、風控建模和精準營銷幾部分。其主要產品有四款:1、互聯網信貸一站式解決方案;2、線上網貸產品打造;3、O2O移動信貸獲客作業平臺;4、智能風控平臺。
從商業模式看,通過渠道篩選、商務談判、產品設計、流程優化、渠道準入、系統設計、系統對接、賬務核算等具體流程,寧澤金科連接的資金方主要以合作銀行為主,另一端資產端則有多樣化資產渠道供給,包括互聯網消費信貸、互聯網小微供應鏈資產、汽車金融資產等。
采訪中陳勇透露,寧澤金科目前與十多家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包含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新型互聯網民營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資產端與市場主流的一二線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有業務合作往來。
早些時候,億歐文章《大舉金融科技旗幟爭搶城商行,“四路大軍”競速入場拼刺刀》中提到,傳統銀行等機構IT服務商的“轉身”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力量,這其中包括用友、金蝶、神州信息、恒生電子、浪潮信息、宇信科技、科藍軟件等企業。
對于這一現象,陳勇坦言“傳統銀行IT服務商互聯網信貸的春天確實來了”。但是傳統IT服務商轉型最大的問題在于其依然是以IT服務的“硬”實力為主,解決不了銀行轉型金融科技“一攬子”問題,這一攬子問題其中包括信貸資產選取、信貸產品打造、風控模型、貸后管理等等,這是金融科技賦能中小銀行的“軟”實力。
2019年,億歐判斷金融科技的重心將從TO C業務轉向TO B業務。T2B2C將成為市場上主流玩家的商業模式,也會成為資本重點關注的方向。陳勇預測,未來決定金融科技賦能中小微銀行成敗的關鍵不僅僅在資產端的質量,重點還有企業為銀行帶來的收益,能否幫助銀行做大做強,能否為銀行提供豐富的產品設計和配套運營等。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