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bot柏惠維康獲1.3億人民幣戰略投資,重點用于市場推廣及產品線的研發?
10月26日消息,Remebot柏惠維康獲1.3億人民幣戰略投資。本輪融資資本方分別為聯創永宣,浙江諸暨聯創永鈞醫療器械基金。本輪融資將重點用于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市場推廣,以及柏惠維康其它手術機器人產品線的研發。
投資方為聯創永宣、浙江諸暨聯創永鈞醫療器械基金。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是一家醫療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運營公司,主打產品為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上海永宣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聯創,目前管理的基金規模大約為15億美金。重點投資領域將是那些有著顯著增長潛力并能帶來高附加值的行業:IT, 高成長性技術,生物醫藥,高附加值的制造業。
2018年4月13日,柏惠維康“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emebot)正式通過 CFDA 三類醫療器械審查,成為國內首家正式獲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它也是該領域全球第二款在原產地獲批的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隨著世界范圍的老齡化到來和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醫療外科手術機器人、智能假肢與康復機器人、醫用服務機器人都獲得快速發展。因此,醫療機器人全球市場增速快,潛力大,蘊藏深度投資機會。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球醫療機器人的銷量會達到約4000臺,從2014年起,未來4年內平均每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34.45%,在中國這一數字會更加好看。而目前,海外市場競爭激烈,亞洲將成為醫療機器人市場新的增長點。目前,中國占比醫療機器人市場份額目前不足5%。政策扶持加之龐大的市場增量,對于國內的醫械企業來說,誰能率先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術機器人設備,誰就將占有市場先機。科技進步與患者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醫療機器人是國家實現工業4.0戰略的重要一環。國務院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及《中國制造2025》等后續指導文件中提出要重點發展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積極鼓勵國內醫療器械的創新。我們預計手術和康復機器人將成為未來5年國家發力重點,因此前國家部委及各地政府分別就建立醫療機器人測試和應用平臺、工業4.0重點項目部署、建立機器人行業示范基地和標準等等方面給與了政策指導,政策風向明確。
人的大腦素有生命禁區之稱,手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機生命,“睿米”可輔助醫生完成微創、精準、高效的外科手術。整個手術平均用時約30分鐘,定位精度達到1mm ,患者創口僅2mm,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顱內活檢、腦出血、帕金森、癲癇等近百種神經外科疾病。今年7月,在天壇醫院張建國教授團隊指導下,“睿米”完成了功能神經外科對精度要求最高的DBS手術。
除了天壇、宣武、301、協和等國內頂尖三甲醫院,“睿米”獲批后又迅速依次進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各省頂級醫院。預計年底,“睿米”將在30余家醫院成功開展機器人微創手術。
據悉,未來,柏惠維康計劃在遠程醫療上發力。借助互聯網,專家可以在異地制定最佳的手術方案,本地醫生在機器人的配合下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實現專家的手術方案,精準完成微創手術。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緩解某些區域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生物科技報告《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發展趨勢》指出,2016年全球遙控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38億美元(約人民幣260億元),2021年可成長至93億美元(約人民幣630億元),2016-2021年復合成長率高達19.3%。
現階段,北美市場為最大市場。但是在中國,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發布,中國也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中國將促進機器人新興市場的成長,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