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源致善已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臨床申報和系統搭建等
12月17日,專注于個性化腫瘤疫苗研究和應用的生物科技公司格源致善已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資方為合力投資。據悉,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臨床申報和系統搭建等方面。
格源致善是首家以個性化腫瘤疫苗研究和應用為核心技術的生物醫學公司。聚焦于新抗原預測及評估的標準化體系建立和個性化腫瘤疫苗的臨床治療研究。
格源致善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是一家以個性化腫瘤疫苗研究和應用為核心技術的生物醫學科研公司。
如今,腫瘤免疫已經躋身最火熱的賽道。今年10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免疫學家: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發現“負向免疫調節治療癌癥新療法方面的貢獻”,腫瘤免疫治療方興未艾。
然而,從臨床療效看,腫瘤免疫道阻且長。以PD-1/PD-L1為例,僅20%~30%的腫瘤患者能夠從中受益;而CAR-T則只對血液腫瘤,尤其是B淋巴細胞瘤有效,并且副作用嚴重。大多數腫瘤患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案,腫瘤免疫治療還需要探索更多可能性,格源致善所專注的個性化腫瘤疫苗便是其中之一。
團隊方面。格源致善團隊主要由免疫學家、臨床腫瘤學家、臨床免疫治療專家、生物信息專家組成。蘇小平博士是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和浙江大學博士后,師從著名免疫學家曹雪濤院士,曾在在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13年,長期從事細胞生物學、腫瘤學與免疫學相關的研究;2016年從部隊轉業后,蘇小平博士相繼在CAR-T、基因檢測領域任職,具備免疫學、腫瘤學和基因組學的復合知識結構。
核心技術團隊中,負責個性化腫瘤疫苗臨床研究方案設計的李文峰教授是臨床腫瘤專家、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化療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溫州551第二類人才計劃成員,發表過眾多SCI論文,并著有多部醫學專著。
負責個性化腫瘤疫苗體外評估系統建立的孫偉紅教授是臨床免疫治療專家,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后,在青島市中心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從事腫瘤疫苗和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研究10余年;負責個性化疫苗數據分析和TumorNeo?新生抗原AI預測優選系統研發的劉小龍教授,是業內知名的臨床科研型專家,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并于美國布朗大學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生物中心進行博士后訓練;負責臨床實驗督查質控的蘇娟教授,是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副教授,長期研究細胞生物學,同時也是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遺傳系的訪問學者。
格源致善團隊表示,歡迎資源型投資人加盟,盡快將個性化腫瘤疫苗推向市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