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商業衛星公司微納星空獲得數千萬元戰略投資,將加速推進自主化小衛星平臺的研制等
民營商業衛星公司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公司(微納星空)已于2018年12月獲得數千萬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長江航天產業基金。
長江航天產業基金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航天三江集團聯合湖北長江經濟帶產業引導基金、武漢市政府投資平臺以及其他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總規模為100億元。
CEO高恩宇表示,本輪融資過后,微納星空將加速推進自主化小衛星平臺的研制,深入研發衛星平臺核心部件,推動綜合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和平臺技術的成熟,更多和更快地滿足客戶需求,“讓用戶用得起、用得好”。
根據公開信息,微納星空成立之初便獲得了創想天使基金領投、元航資本和中科創星跟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2018年9月,微納星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涌鏵資本領投,安芙蘭資本、灃揚資本、世紀資本等專業機構跟投,老股東創想天使繼續追投。官方表示,微納星空于2018年完成總計融資達到億元規模。
微納星空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的初創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定位微小衛星的研發設計與制造商,以微小衛星制造為主,向客戶提供衛星平臺或整星研制服務。地面設備制造為輔。對應的產品線有衛星單機部件、整星制造與地面通信終端。
其中,在衛星平臺產品方面,已經形成立方星平臺、10公斤級、50公斤級、100公斤級和200公斤級衛星平臺系列,適用于窄帶物聯網通信、互聯網寬帶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學遙感、高光譜紅外遙感、科學與技術試驗等領域。
在衛星部組件方面,團隊實現了衛星平臺核心部組件的自主研發,已研制了系列化的星務計算機、姿控計算機、電源PCDU、星載天線等星上部組件產品,并得到飛行驗證。衛星單機和部組件產品主打賣點為高性價比。
在衛星通信地面終端方面,微納星空面向物聯網和互聯網應用需求,自主研發的系列化衛星數據采集終端和衛星寬帶通信終端,可以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實現話音、數據、音視頻和互聯網接入等功能。
目前,團隊專業配置齊全,覆蓋微小衛星全部分系統,層次配置深,從衛星總師、副總師、主任設計師、主管設計師到產品設計師,工程經驗豐富。公司采用靈活的商業化機制,通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提升經營效率,立志成為國際一流的衛星技術及其應用的承包商,推動全球商業航天發展。
因為衛星小型化技術逐漸成熟,國內外商業航天領域迎來變革的新機遇。以往,衛星的重量多在噸級,成本多在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研發周期多在數年,發射成本居高不下,基本至少以億計,商業衛星多需要花費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收回成本,應用端費用居高不下,想嘗試者只能望而卻步。微小衛星研制周期短,一般在一年半以內能夠完成研制,發射方式靈活,可隨其他衛星搭載發射,研制成本和發射成本大為減少,理論上可實現低價。
目前中國商業航天仍處于基礎設施搭建期,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衛星公司也受到資本關注。進入2018年,國內多家衛星創業公司均完成新一輪融資,如,天儀研究院宣布獲得1.5億元A+輪融資,九天微星宣布獲得過億元A+輪融資;銀河航天2018年完成多輪融資,估值已超30億人民幣。
關于此次微納星空獲得融資,此前投資人未來宇航研究院創始人、創想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牛旼認為,在目前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階段,衛星制造企業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并具有商業鏈條周期較短、盈利模式清晰的特點,具備核心技術能力的衛星制造企業更容易獲得市場訂單,也更容易獲得資本的加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