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步科技獲得數千萬美元 Pre-A輪投資,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無人車的商業化落地?
飛步科技今日宣布獲得來自青松基金、和玉資本的數千萬美元 Pre-A 輪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無人車的商業化落地。
飛步科技成立于2017年8月,是一家智能駕駛系統供應商與技術服務商,曾于2018年6月宣布獲得創新工場的天使輪投資。
近期,飛步也公布了首個貨運項目的情況。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飛步自主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貨車,已經在浙江地區上線了,在真實環境下進行日常運營。
據新智駕了解,飛步的運輸里程累計達到了3600公里,運送快遞超6萬件。何曉飛表示,為了讓自動駕駛貨運車順利運行,飛步團隊還優化了自動駕駛系統應對暴雨、暴雪、大霧等極端天氣和夜間、隧道等復雜路況的能力,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天候可運行。
此外,何曉飛表示今年,飛步自動駕駛貨運車的物流線路將會新增100條,覆蓋中國絕大多數物流線路場景。隨著物流線路的增加,飛步也會針對不同城市、不同物流環境對自動駕駛技術持續進行優化。因此,在第一階段商業化運營跑通后,運營一年就能節省上億元,單車硬件成本也將回本。
該公司創始人兼CEO何曉飛表示,與國內其他自動駕駛公司不同的是,飛步科技采用的是“算法 +AI芯片”的技術路徑。這一路徑的好處在于,可以縮短自動駕駛系統的反應時間、實現車輛決策與控制的瞬時響應。“Mobileye的算法和芯片也是一個整體。”何曉飛說,他們不贊成一個團隊做算法、另一個團隊搞芯片的做法。
飛步科技是國內首家具備自主研發芯片能力的L4級無人駕駛公司。其芯片團隊組建于2018年2月,同年9月完成“流片”,可支持L3/ L4級的實時數據處理需求。何曉飛透露,他們今年下半年會向市場發布芯片產品。
在團隊構成方面,何曉飛曾任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滴滴研究院創始院長,29歲時擔任浙江大學正教授和博導,現任國際模式識別學會院士(IAPR Fellow)。從2000年至今,何曉飛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發表高水平論文200余篇,引用次數超過20000次,并多次擔任AI領域頂級會議NIPS領域主席。
該公司的芯片研發負責人曹宇是UC伯克利電子工程博士、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家、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的院士(IEEE Fellow)。加入飛步科技之前,他曾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研究成果已應用在英特爾、高通、IBM等公司的設計技術中。
該公司的芯片架構負責人Hang Nguyen曾是英特爾的首席架構師,在芯片行業有35年經驗、50多項專利。他曾在英特爾領導了多種低功耗移動芯片的架構和微架構設計,開發了英特爾首款采用PCI Express和存儲加速集成的嵌入式Xeon系列處理器。
針對此次投資,青松基金表示,投資飛步科技,是他們在AI領域決策最快、也是單筆投資金額最多的一個項目。
青松基金投資副總裁王兆乾表示,大部分的L4級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都是在Waymo的解決方案基礎上做減法,甚至只是做其中一小部分,比如,有的只做視覺、有的做芯片、還有的做控制。但飛步科技的解決方案,在完整性上是最接近Waymo的,只有全棧解決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控制與分析決策進行融合。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