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已獲總額為1.2億元的A+輪融資

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算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了,不過虹膜識別技術由于具備極高的安全性,因此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7月8日消息,近日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虹識技術”)對外宣布已獲總額為1.2億元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泓御資本領投,楓和創投等跟投。
本輪融資后,一方面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核心技術的持續創新優勢;另一方面,公司將全力擴大優勢產品市場推廣力度,推進虹膜識別技術在智慧公安、智慧物聯網、智慧家居等市場領域落地應用,包括消費電子產品虹膜鎖、安防應用產品智能門禁等,并重點面向公共安全、金融等行業應用市場提供虹膜采集/識別系統、虹膜數據庫、智能比對引擎整體解決方案。
虹識技術成立于2011年,核心技術團隊來自美國林肯大學、德國歌德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院校。虹識技術曾在2015年2月完成1000萬元的Pre-A輪和2016年5月完成5000萬元的A輪融資。次輪融資金額將主要用于核心算法的升級、芯片的研發制造,以及加強市場推廣。
虹膜識別技術具備極高的安全性,因此市場潛力巨大。權威機構預測,虹膜識別技術占全球生物特征識別的市場份額,將從2015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16%,2020年總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對應復合年均增速為36.6%。
在軟件算法方面,虹識技術擁有較為先進的核心虹膜識別算法——Phaselirs?。另外,其一大核心優勢在于將算法集成到了FPGA芯片中,形成了乾芯系列虹膜生物識別智能芯片。
另外在硬件設備方面,虹識技術自主研發了虹膜識別所需的光學鏡頭,并可根據用戶的尺寸需求,設計制造用于手機手表的微小鏡頭、用于門禁的中型鏡頭,以及用于攝像機的大鏡頭等。
在盈利模式上,虹識技術可以提供算法授權和硬件銷售服務。在市場推廣方面,虹識技術和數十家集成商、代理商達成了合作關系,幫助虹識技術迅速拓展市場。
虹識技術董事長易開軍表示:“除繼續給業界提供能進行邊緣計算的各類虹膜識別終端設備和能進行大規模虹膜比對的中心計算終端設備外,未來五年,公司也將著力加速建設大型虹膜生物識別數據庫,為國家安全、國防安全和金融安全提供大規模高精準快速的身份識別解決方案,實現生物識別全天候全方位覆蓋的企業目標?!?
生物識別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40億
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了智能手機及其他產品中,2013年9月,具備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iPhone5S面市,2017年3月,搭載虹膜識別技術的三星S8面市,2017年9月,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iPhoneX面市。
目前,眾多國際國內電子產品廠商、應用軟件開發商及系統集成商紛紛推出基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軟硬件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相關工程項目與應用方案也在金融、電信、信息安全、生產制造、醫療衛生、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軍事等行業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報告》,2013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的規模達到98億美元。2016年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市場規模在150億美元左右,到2021年這一數值將增加至305億元。
指紋識別占比依然最高,人臉、虹膜等識別技術增長迅速
被用來區別身份的人體生物特征主要分為生理特征和行為特征兩類。其中,生理特征是人與生俱來的,主要包括手形、指紋、臉形、虹膜、視網膜、脈搏、耳廓等;而行為特征是人后天形成的,主要包括簽字、聲音、按鍵力度等?;谶@些特征,人們已經發展了多種生物識別技術,目前較為主流的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語音識別等五類。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生物識別技術雖不斷獲得突破,但障礙仍然存在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尤其是人臉識別技術和虹膜識別技術不斷出現新突破。在人臉識別方面,國內已有眾多廠商做到了超過99%的準確率。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數據庫LFW最新的排名上,國內的人臉識別廠商大華股份達到99.78%,騰訊和平安科技均達到了99.8%的準確率,技術上的進步有望推動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進一步普及。在虹膜識別方面,虹膜的身份識別解決方案領域EyeLock LLC公司已經推出在60厘米范圍內驗證身份的新技術。該技術可安裝在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以及汽車、醫療保健和其它網絡邊緣應用中。
但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仍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題,能否解決現有技術瓶頸成為生物識別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比如,在目前主流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技術相對成熟,應用比較廣泛,但卻較容易被復制;人臉特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采集圖像的過程中易受到光線等因素的影響;虹膜能成像的距離很窄,如果用戶的姿勢稍有不對,就有可能采集不到清晰的虹膜,同時識別距離遠近、復雜光線環境、睫毛遮擋、異形瞳孔等問題也影響虹膜識別的精準度。
生物識別領域的主要上市公司代表有歐菲光、匯頂科技、合力泰、碩貝德、漢王科技、川大智勝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將近30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涉及人工智能領域,而生物識別又是這些企業發力的重點方向,目前超過15家企業已經涉足生物識別領域。業績方面,歐菲光遙遙領先,匯頂科技、合力泰、佳都科技等均表現不俗。而新三板的生物識別公司無論在營收,還是利潤方面都稍遜一籌。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