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可行性研究報告
前言
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2240平方米,屬于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的1/4。根據顯示,地表水水質仍急需改善,其中人體不宜直接接觸的地表水比例達到32.3%;地下水的水質污染依然嚴重,水質優良的監測點比例僅占10.1%,良好的監測點比例為25.4%,較好的監測點比例為4.4%,較差極差的監測點比例為60.1%,超標指標主要包括錳、鐵、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三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和氨氮)、硫酸鹽、氟化物等。
水污染現狀與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關。2011年以來我國廢水排放總量呈上升趨勢,污水治理需求不斷提升。基于對水環境的深切擔憂,加強水污染防范與城鎮污水治理被列為“十三五”期間環境治理的重點內容。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以及污水處理廠的新建要求將推動行業迎來収展黃金期。2011-2015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減少,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73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99.5億噸,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535.2億噸。根據住建部最新數據,2015年底我國共有1943座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1.41億立斱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1.9%。
控制污染物排放幵采取行之有敁的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是改善我國水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國內外污水處理領域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的技術為活性污泥技術,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技術以及氧化溝法、SBR法、A2/O法等衍生技術。活性污泥法化學轉化敁率高但存在占地大、能耗高等問題。
而2017 年是污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污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部分重要目標要求在 2017 年底實現。“水十條”要求,2017 年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全面達到一級 A 排放標準;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基本完成達標改造;省級城市污水全收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為了提高環境質量,保護居民身體健康、改善投資環境,努力形成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了某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計劃合遠景目標。省、市兩級政府高瞻遠矚,決定興建某市污水處理廠,特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一章項目總論
1.1項目概況
1.1.1項目名稱
xxxxx污水處理工程
1.1.2建設單位
xxxxxxxxxxxx
1.1.3日處理量
1000/噸
1.1.4項目總投資
675.24萬元
1.1.5項目性質
新建
1.1.6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單位
中金普華咨詢有限公司
1.2項目目的
xx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某市污水處理工廠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本研究通過對某市環境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分析,提出適宜某市城市發展規劃的城市污水廠建設方案,以期控制水環境污染,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
1.3處理目標
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
1.4工程目標
構筑物設計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主要工藝設備設計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污水處理廠技術先進、搞笑、能耗低、運行穩定可靠、維修次數少;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所選處理方案的建設投資成本及將來的運行維護成本的折現值最低。
1.5項目任務
參照建設部頒發的《市政工程設計技術管理標準》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任務是:
1、某市污水處理廠工程 服務現狀資料調查分析
2、污水處理廠工程服務區范圍內污水量預測
3、分期建設規模的確定
4、設計進水水質和處理出水水質的設定
5、污水處理廠廠址論述
6、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7、污水處理廠設計
8、管理機構、勞動定員及建設進度的構想
9、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6編制原則
1、貫徹之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
2、采取分部實施,近期、遠期結合的方針,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合經濟效益。
3、根據設計進水水質和出廠水質要求,所選污水處理工藝力求技術先進、可靠、處理效果好、節省投資的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減少工程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
4、采用先進節能技術,降低工程基礎建設投資,降低能耗和生產陳本,提高管理水平。
5、確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運行費用,減少日常維護檢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條件。
6、采用雙回路電源保證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且污水廠運行設備有足夠的備用率。
7、在污水廠征地范圍內,廠區總平面布置力求便于施工、便于安裝和便于維修的前提下,使各處理構筑物盡量集中,節約用地,擴大綠化面積,并留有發展余地。使廠區環境和周圍環境一致。
8、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把速水處理廠設計成為現代化的園林式工廠。
9、按現行有關規定,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投資估算和經濟分析。
1.7編制依據資料
1、《某城市總體規劃說明書》,xx省城鄉規劃設計院,2002年12月編制。
2、《關于某市城市污水廠處理項目建議書的批復》,xx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文件,總計投資:(2002)655,2002年7月。
3、國家環境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4、國家規范《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8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第二章 項目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2.1 項目的可行性
城市排水設施是指接納、輸送和處理城市污水的管網、泵站及污水處理廠,他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基礎設施,也是城市排澇、環境保護的重要設施,是保證人體健康預防和治水污染的重要保障體系,是維護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建成區范圍不斷擴大,城市的排水工程等基礎 設施沒有得到相應的系統化、規模化的建設。長期以來,由于城 區污水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大部分污水未經過處理后不完 全達標就直接排入贛江,使得水體污染日趨嚴重。水體污染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城市的環境衛生面貌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2項目的必要性
一、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我國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要大戰略,按照國家“十一五”規劃的目標,所有城市都 要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 70%。同時,保護環境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目前,xx縣污水處理設施已遠遠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為盡快改善水體環境質量狀況,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盡快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
二、是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提高周邊人民生活質量需要。 由于xx縣城區發展帶來生活污水排放迅速增加,導致xx河水質自凈能力下降,河水水質惡化,已成為生活污水的納污溝,直接危害著集鎮居民身心健康。開展綜合政治工程,能徹底解決 當前城區污水四處排放的混亂局面,改善城區內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水體環境。
三、污水治理資源化是實現水資源良性循環的重要途徑 我國屬貧水國家,人均水資源量222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3/10。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中水”回用,在滿足市政上澆灑遒路、綠地用水外,同時部分可滿足河流的水源補給,從而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四、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
興建污水處理廠將有助于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促進污水治理力度,將明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有利于城市整體形象的提高,改善投資環境,對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和諧健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五、環境惡化
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和自然資源的日益減少,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臨這嚴峻的挑戰,這迫使人類必須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現在,人類已經認識到,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是有限的,而這有限水資源,正遭到嚴重污染。城市污水是城市發展中的產物,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排放的污水越來越多,水質越來越復雜,特別是敖溪河現有水體有限的自然凈化能力已經不堪水質污染的重負了。大量的污水傾瀉入水體 和土壤,破壞了水體和土壤的自然生態平衡,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xx縣現狀排水體制為合流制排水,雨水及未經處理的污水 直接排入xx河,如果城市污水不經處理排入敖溪河,將大大增加該河的污染負荷。
因此,為了防止污染,建設一個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完善的污水處理廠,使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對保護敖溪河水質和人民 的身體健康,改善xx縣城區的環境現狀具有積極意義,符合xx縣可持續發展需要,因此項目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完整版污水處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案例請聯系客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