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業化PC構建件可行性研究報告
前言
建筑工業化就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標準化、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去全面改造傳統的建筑方式,使建筑工業生產和技術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
建筑工業化其實就是建筑的生產方式(或技術手段),是運用現代工業手段和現代工業組織,對建筑工業化的各個階段的每個生產要素通過技術手段集成和系統的整合,達到建筑的標準化、構建生產工業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土建裝修一體化、生產經營社會化、形成有序的工廠流水作業,從而提高住宅質量、壽命、建造效率、降低成本與能耗?!癙C”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簡稱。相對現澆混凝土而言,PC構件在工廠里成批生產,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然后把PC構件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屋堆起來,具有節省資源、降低能耗、縮短工期等優勢,有利于改善施工現場雜亂、臨時道路泥濘、施工噪音擾民、空氣質量下降等不良現象,是綠色建筑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外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歷史證明,地產(或住宅、工廠廠房)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如:人工成本占比過大,地產工業的配套產業已經基本成熟時)采用工業化的方式建造要比采用現澆的方式,成本降低15%-20%。因此,錦州元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與2017年8月,預備擬建“建筑工業化PC構件基地建設生產項目”。改項目背景時機成熟,在政策、經濟、社會、節能、環保與財務方面都具備可行性。
一、項目背景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很快,快速增長的住宅、商業地產需求刺激了住宅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有大量的低成本勞動大軍農民工,這推動了建設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也產生了嚴重問題。由于建設行業的工作環境艱苦,進入建設行業的農民工相對來說素質較低,流動性大,加之培訓不足,要想保證工程質量,管理成本非常高,甚至無法控制。沒有高素質的施工人員,就沒法保證工程質量,既要滿足急劇膨脹的地產、建筑市場需求,又要保證高質量的建設,工業化建筑開發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目前社會資源的消耗基數是非常大的,而且每年都以15%左右的比例在遞增,包括總的用水量、用鋼量、水泥用量,這些都與建筑建造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據統計每年建筑產生建筑垃圾的總量大約在1500萬立方米,建筑施工的用水大概相當于21個大中型水庫的容量,施工過程中使用木模板的木材消耗,相當于40萬公頃的森林。工業化的建造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現場工作量會減少到最低程度,同時可以大量節水、節材、減排,因此工業化的建造方式是節約社會資源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1、政策背景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方案針對推動建筑工業化做了具體部署:“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加快發展建設工程的預制和裝配技術,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
2012年4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對于住宅產業化也作了要求:“積極推廣適合住宅產業化的新型建筑體系,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加快建立建筑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實現住宅部品通用化,大力推廣住宅全裝修,推行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并對綠色建筑不同級別制定了相應的補償標準。與此同時,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紛紛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制定了關于推動建筑工業化建設的地方性政策標準。可以看出,國家及行業本身日益重視對建筑工業化發展的推進和引導,特別是當前階段我國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大潮更為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契機。現代建筑工業化建設項目是由政府主導,以企業牽頭,與高校聯合開發節能、抗震、環保的新型住宅技術,以實現住宅建筑的標準化、系列化、配套化和通用化。項目符合我們當前階段國家經濟和建筑行業的政策發展需要。
2、產業背景
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為建筑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十三五”規劃戰略提供了新的契機,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而人口紅利的淡出更提供了內驅動力。雖然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還存在著各種問題,面臨著各種挑戰,但時代的發展賦予了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與機遇,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中國建筑業將邁入新的現代工業化時代。
同時,業內普遍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紛紛加大了技術創新和投資的力度,一批有施工、開發經驗的大企業正在謀劃和建設大型預制構件廠。
3、 技術背景
一、設計概念的進步
由日本建筑學會編制的預制等同現澆解說中強調:預制混凝土結構必須具有和現澆混凝土結構相同的強度、鋼度和恢復率特征,也就是延性。只要是遵守這一設計原則,預制混凝土結構可以經歷大地震的考驗,可以達到和現澆混凝土完全等同的效果。
目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負責,會同有關科研、設計、教學、制作和施工單位,共同制訂了我國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二、建造技術的進步
目前裝配式結構的兩個關鍵技術已經成熟。一個是受力鋼筋的連接和主要的構造技術,就是預制構件的受力鋼筋采用套筒連接技術。第二個就是采用現澆混凝土跟預制構件相結合的技術,不再強調全裝配,在預制構件當中,在適當的部位增加一些現澆混凝土,這樣使整個裝配式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延性。
三、材料和施工機具的進步
建筑新材料的不斷應用給建筑工業化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如外墻板之間采用新型密封材料,防水構造作了大量改進,阻斷了漏水。如預制構件的支撐系統較以前也得到非常大的改進。 現階段,我們國家大型吊車和大型運輸拖車已經開始進入施工現場,這為現代建筑工業化過程中預制構件的運輸及現場吊裝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預制構件在歐美多個國家已經有先進成熟的流水生產線,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預制構件的工業化生產模式。
二、項目概況
1、項目建設地點及地理位置
項目初步擬建地址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
項目擬建占地面積150畝,規劃主題建筑詳見附表一、附表二。
2、建設規模與設計產能
(1)建筑規模
規劃總用地面積150畝,工廠生產廠房、研發辦公樓占地總面積25600平方米,成品堆場面積為50002平方米,其余24403平米為停車場、道路、綠化、配電室等輔助工程。
(2)設計產能
項目規劃滿產時產能為20萬立/年,在建筑全預制情況下(預制率達65%),能夠滿足75萬平米的建筑需求。
三、項目經濟指標
序號 |
主要指標名稱 |
主要指標值 |
單位 |
||
1 |
規模指標 |
占地規模 |
150.00 |
畝 |
|
2 |
房屋面積 |
102,802.00 |
㎡ |
||
3 |
投資規模 |
28,277.69 |
萬元 |
||
4 |
產能 |
建筑PC構件 |
20.00 |
萬㎡ |
|
5 |
產量 |
建筑PC構件 |
20.00 |
萬㎡ |
|
6 |
定員 |
200-425 |
人 |
||
7 |
消耗指標 |
主要原材料 |
膠凝材料(水泥、礦粉、粉煤灰等) |
6.63 |
萬噸 |
8 |
砂石料 |
32.13 |
萬噸 |
||
9 |
鋼材 |
1.88 |
萬噸 |
||
10 |
燃氣 |
135.00 |
萬立方米 |
||
11 |
電力 |
11,250,000.00 |
度 |
||
12 |
水 |
47,062.00 |
噸 |
||
13 |
財務指標 |
年均營業收入(10年平均) |
56,000.00 |
萬元 |
|
14 |
年均總成本費用(10年平均) |
30,085.01 |
萬元 |
||
15 |
年均經營成本(10年平均) |
29,823.62 |
萬元 |
||
16 |
利潤(10年平均) |
||||
17 |
年均利潤總額(10年平均) |
25,703.64 |
萬元 |
||
18 |
年均凈利潤(10年平均) |
19,277.73 |
萬元 |
||
19 |
年上繳稅金(10年平均) |
||||
20 |
年上繳營業稅金及附加(10年平均) |
7,749.28 |
萬元 |
||
21 |
年上繳增值稅(10年平均) |
7,044.80 |
萬元 |
||
22 |
年均上繳所得稅(10年平均) |
6,425.91 |
萬元 |
||
23 |
利潤率 |
||||
24 |
銷售利潤率 |
45.90% |
% |
||
25 |
銷售凈利率 |
34.42% |
% |
||
26 |
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 |
44.94% |
% |
||
28 |
投資回收期 |
||||
29 |
靜態投資回收期 (稅后) |
2.42 |
年 |
||
31 |
動態投資回收期 (稅后) |
2.83 |
年 |
||
33 |
財務凈現值(稅后) |
34,109.95 |
萬元 |
||
35 |
投資利潤率 |
68.17% |
% |
||
36 |
投資利稅率 |
95.58% |
% |
||
37 |
盈虧平衡點 |
43.02% |
% |
||
38 |
項目總投資 |
總投資額 |
28,277.69 |
萬元 |
|
39 |
固定資產 |
17,983.95 |
萬元 |
||
40 |
流動資產 |
2,697.59 |
萬元 |
||
41 |
利息支出 |
十年還本付息 |
7,596.15 |
萬元 |
四、項目投資金額
項目占地150畝,年產20萬立方米預制構件(達產年),總產值56,000萬元,可供全預制住宅項目約7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8,277.69萬元(含土地投資),其中:固定資產17,983.95萬元(土建投資8,908.05萬元,設備投資11,700.00萬元,其他預備費306.90萬元); 建設期利息28,277.69萬元,流動資金2,697.59萬元。
序號 |
項目 |
合計 |
占總投資比例 |
1 |
固定資產投資 |
17,983.95 |
63.60% |
1.1 |
建設投資 |
17,983.95 |
63.60% |
1.1.1 |
工程費用 |
14,608.05 |
51.66% |
1.1.1.1 |
建筑工程費 |
2,908.05 |
10.28% |
1.1.1.2 |
設備購置費 |
11,700.00 |
41.38% |
1.1.2 |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
3,069.00 |
10.85% |
1.1.3 |
預備費用 |
306.90 |
1.09% |
1.1.3.1 |
基本預備費用 |
153.45 |
0.54% |
1.1.3.2 |
漲價預備費用 |
153.45 |
0.54% |
1.2 |
建設期利息 |
7,596.15 |
26.86% |
2 |
流動資金 |
2,697.59 |
9.54% |
3 |
總計 |
28,277.69 |
100.00% |
五、目錄
前言 11
第一章 總論 13
1.1 項目背景 13
1.1.1項目名稱 13
1.1.2項目承辦單位 13
1.1.3項目建設性質 13
1.1.4編制的依據與研究目的 13
1.1.5現代建筑工業化項目建設背景 14
1.2 項目概況 17
1.2.1項目建設地點及地理位置 17
1.2.2建設規模與設計產能 17
1.3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8
1.4 研究工作范圍與依據 19
1.4.1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研究范圍 19
1.4.2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研究依據 20
1.5 結論 20
1.5.1市場需求量簡要分析 20
1.5.2計劃銷售量、銷售方向 20
第二章 項目的背景及必要性與可行性 22
2.1 項目的背景 22
2.1.1 重要概念 22
2.1.2新型建筑工業化介紹 23
2.1.3項目發起單位和發起緣由 28
2.1.4項目準備情況 29
2.1.4.1中國建筑工業化及技術的發展歷程 29
2.1.4.2國外現代建筑工業化技術發展趨勢與水平 30
2.1.5相關政策調研結果 33
2.1.5.1政策導向 33
2.1.5.2 國家產業政策調研結果 36
2.1.5.3省市政策調研結果 40
2.1.6 技術調研結果 44
2.1.7 原材料、勞動力、能源供應調研結果 49
2.2 投資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50
2.2.1 投資的可行性 50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要求 50
2.項目是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要求 51
3、能夠應對我國即將到來的人力資源緊缺及成本持續提高的難題 52
4、能夠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53
5、能夠提供高品質的住宅產品 53
6、能夠大大縮短施工周期 53
7、內部環境可行性 53
2.2.2 投資的必要性 54
1、建筑產業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54
2、建筑產業化是建筑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54
3、住宅產業化是促進住宅產業整體技術進步的必然要求 55
4、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是大力推行住宅產業化的極好時機。 55
5、內部環境的必要性 55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預測 57
3.1 產品介紹 57
3.1.1預制墻板 57
3.1.2疊合板(預制樓板) 58
3.1.3 預制樓梯 59
3.1.4 預制陽臺 60
3.1.5 主要產品特點 60
3.2 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市場前景分析 61
3.2.1在民用建筑領域的前景 61
3.2.2 在市政設施領域的發展前景 63
3.2.3 其他行業的前景 64
3.3 市場預測 64
3.3.1新型工業化建筑預制構件市場需求預測 64
3.3.2價格預測 65
3.4 市場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65
3.4.1威脅分析 65
3.4.2 優勢分析 66
3.4.3 競爭力分析 67
3.4.4 風險分析 67
3.4.5 應對措施 68
第四章 項目建設條件與項目規劃 71
4.1 項目建設的意義 71
4.1.1避免能源浪費 71
4.1.2 能全面提升建筑品質 71
4.1.3 提高建筑從業人員的素質,從而提高住宅的品質 73
4.1.4 有利于推動建筑產業健康發展 73
4.2 項目建設的條件 74
4.2.1 社會、經濟發展條件 74
4.2.2 技術條件 74
4.2.3 主要能源供應情況 75
4.3 工廠布局、規劃 75
第五章 項目技術方案 77
5.1 工藝(生產線)方案選擇的原則 77
5.1.1先進性 77
5.1.2實用型 77
5.1.3可靠性 77
5.1.4經濟合理 77
5.1.5適應市場變化 77
5.1.6安全和環保 77
5.2 工藝(生產線)方案比較 78
5.2.1 固定模位工藝 78
5.2.2循環流水生產線工藝 79
5.2.3 兩種工藝方案的對比分析 79
5.2.4 生產線選型的通用性說明 80
5.3 生產工藝方案 80
5.4 PC預制構件質量控制方案 94
5.4.1原材料進場檢驗 94
5.4.2生產過程質量檢驗 94
5.4.3成品檢驗 96
5.4.4成品保護 96
5.4.5發貨檢驗 96
5.4.6日常質量控制 97
5.5 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 97
5.5.1主要原材料消耗指標 97
5.5.2主要能源消耗指標 97
5.5.3主要水電消耗指標 97
第六章 項目設備方案 99
6.1 設備選型原則 99
6.1.1適用性原則 99
6.1.2先進性原則 99
6.1.3最小成本原則 99
6.1.4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則 100
6.2 設備供貨商的選擇 100
6.2.1廠商的選擇 100
6.2.2設備的標準性和開放性 100
6.2.3鍋爐選型及能源供應方式選擇 100
6.3 PC自動化流水線設備選型分析 101
第七章 項目工程方案 125
7.1 項目工程內容 125
7.1.1規劃總用地面積 125
7.1.2建筑規模 125
7.2 建筑設計方案 126
7.2.1主要建筑物建筑結構形式 126
7.2.2環境設計 126
7.2.3建筑設計依據及設計標準 126
7.3 項目實施原則及內容 128
7.3.1項目實施原則 128
7.3.2項目實施內容 128
7.3.2項目建設階段 128
7.4 項目實施保障措施 128
7.4.1 落實配套資金 128
7.4.2 強化在執行階段的監管工作 129
7.4.3加強建設管理 129
7.4.4加強施工質量管理 130
7.4.5加強工程進度管理 130
7.4.6加強施工合同管理 131
7.4.7加強協調管理 131
7.4.8加強安全建設管理 132
第八章 BIM技術項目應用 133
8.1 BIM定義 133
8.2 BIM特點 134
8.3 BIM技術優勢 139
8.3 BIM 技術在本項目中的應用 141
8.4 BIM相關軟件 143
8.4.1 BIM核心建模軟件 143
8.4.2 BIM方案設計軟件 144
8.4.3 和BIM接口的幾何造型軟件 145
8.4.4 BIM可持續(綠色)分析軟件 146
8.4.5 BIM機電分析軟件 146
8.4.6 BIM結構分析軟件 147
8.4.7 BIM可視化軟件 148
8.4.8 BIM模型檢查軟件 148
8.4.9 BIM深化設計軟件 148
8.4.10 BIM模型綜合碰撞檢查軟件 149
8.4.11 BIM造價管理軟件 150
8.4.12 BIM運營管理軟件 151
8.4.13 二維繪圖軟件 151
8.4.14 BIM發布審核軟件 152
8.4.15 小結 153
8.5 結論 155
第九章 環境保護 156
9.1 設計依據 156
9.2 設計原則 156
9.3 建設地區的環境現狀 156
9.3.1項目地理位置及交通運輸情況 156
9.3.2 地形、地貌、土壤、地質、水文、氣象 156
9.4 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57
9.5 清潔生產 158
9.6 項目擬采用的環保措施 159
9.7 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159
9.8 環境影響評估結論 159
第十章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160
10.1 設計依據 160
10.2 生產過程中職業危險、危害因素的分析 160
10.3 職業安全衛生主要防范措施 161
10.4 其它防范措施 163
10.4.1各車間通風設計與防暑降溫 163
10.4.2噪聲控制 163
10.4.3生產衛生用室和生活用室 163
10.4.4職業病防治 163
10.4.5職業安全衛生人員及機構 164
10.4.6建議 164
10.5 消防 164
10.5.1消防標準 165
10.5.2消防具體措施方案 165
第十一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167
11.1 管理組織機構 167
11.2 工人配置 167
11.4 崗位用人標準 168
11.5 激勵機制 171
11.6.1增加精神激勵 171
11.6.2注重員工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171
第十二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73
12.1 項目實施計劃 173
12.2 項目組織各階段 173
12.2.1 項目建設機構確定 173
12.2.2 可研批復 173
12.2.3 土地獲取 174
12.2.4 資金籌措 174
12.2.5 工廠建設及驗收 174
12.2.6 市場開發 174
12.3 工廠建設各階段 174
12.3.1 建立工廠建設管理機構 175
12.3.2 勘察設計和設備選型 175
12.3.3 施工控制和工廠驗收 175
12.3.4 生產準備和試生產 175
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177
13.1 投資估算范圍與內容 177
13.2 投資估算編制依據 177
13.3 投資估算 177
13.3.1項目所需總投資額 177
13.3.3設備投資 178
13.4 資金來源 179
第十四章 財務評價 180
14.1 編制依據 180
14.2 編制說明 180
14.3 財務分析 180
14.3.1計劃銷量 180
14.3.2 銷售收入估算 180
14.3.3 成本費用估算 181
14.3.4營業稅金及附加費用估算 181
14.3.5利潤和利潤率分析 181
14.3.6盈利能力分析 182
14.4 財務評價結論與建議 182
14.5 社會收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182
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187
15.1 結論 187
15.2 建議 189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