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旅游開發公司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概況:
黃河流經九省,市作為黃河唯一入海口,形成了典型的年代新、分布面積廣、生物多樣性好、人為干預度低的海陸過渡帶濕地,是東北亞和太平洋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并有很高觀賞價值。2009年12月,國務院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以此為起點,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產業體系中具有突出地位。依托黃河入海口、黃河水城、石油城、孫子故園、武圣故里等一大批獨具特色的自然和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黃河三角洲旅游框架已初步形成。
作為山東推進“一體兩翼”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加快改變旅游業發展在山東的落后地位十分迫切。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為貫徹《市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9)》文件精神,以黃河入海口為背景,在保護好原有濕地自然景觀的前提下,為目標游客量身定制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項目,不僅為黃河入海的自然風景增加了一個亮點,也為打造了一個形象標志、核心靈魂。更為華夏子孫感恩母親河的哺育有了一個崇拜場所,同時也為山東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母親河水文化”填補了形象上的空白。
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以厚重的黃河文化為載體,“奇特新”自然景觀為主線,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凝練黃河文化精神,將文化與游樂項目有機結合,以文化吸引旅游,以旅游推動文化發展為根本出發點,致力于打造地區首個主題型文化旅游樂園,項目將成為文化重要的展示窗口,也將成為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的重要載體,項目建設有利于促進市經濟發展,增加稅收,帶動就業,轉變經濟結構,促進市產業體系建設;未來,項目致力于打造成為中國最著名的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塑造成為“好客山東”文化旅游的又一亮點,同時力爭將項目打造成為國家級5A旅游景區,成為國內外游客人人向往的文化旅游勝地,打造市文化旅游城市國際名片。

本項目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分期建設,滾動有序發展,可操作性強。總體建設期限從2017年組織立項審批后2年內竣工驗收投入使用。
?建設規劃
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建設用地總數約X畝,旅游用地總數約10000畝,預留用地總數約X畝,其中建設用地整體布局分四個區域:黃河文化板塊、 旅游板塊、 X基地 X板塊、黃河X樂園板塊、X教育基地、黃河X等板塊,依據黃河為紐帶,打造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大格局。
(1)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將吸引大量對黃河文化及奇特新自然景觀感興趣的海內外游客,將把黃河深厚的歷史文化、潛在的文化影響力轉變為現實的城市競爭力,把豐富的文化資源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把文化沉淀轉變成經濟效益,帶動全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的建立也將是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是弘揚黃河文化的需要。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的建立,必將為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生態特區對外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
(2)按照GDP與投資的關系,投資對GDP帶動效應全國近幾年保持在30%左右,即本項目投資預計能為GDP貢獻300000*30%=90000萬元,按2.5年期計算,每年將帶動GDP增長36000.00萬元,其投資帶動效應顯著。投資帶動效應的計算還不包括后續追加投資與區域擴散效應的影響,如果考慮這兩個因素,其帶動效應至少要放大一倍。
本項目正常運營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25000.00萬元,預計每年將為政府提供穩定的稅源,增加各種增值稅,所得稅等85319.62萬元。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
3、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國辦發[2005]18號);
5、國家旅游局《旅游發展規劃管理暫行辦法》;
6、國家旅游局《旅游規劃通知》;
7、《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3);
8、《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9、《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
10、《山東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0-2030)》;
11、《山東省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12、《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13、《市旅游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14、《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
15、《黃河口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
16、國家發改委、建設部聯合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
1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
18、和項目單位簽訂的工程咨詢協議;
19、國家有關標準、規劃和技術規程;
20、委托方提供的資料和相關技術文件。

科學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直接導致生活時間分配結構的變化,主要是勞動時間的減少,閑暇時間的增加。因為休閑消費不僅僅是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的消費,同時也包括時間消費。換句話說,消費需要時間。按照現行的節假日制度,我國國民的年節假休息日為115天,再加上帶薪休假,總休息時間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休閑時間的大幅度增加,是休閑經濟發展的條件之一。
近年來的時間分配調查顯示,城市居民的休閑時間已經超過勞動時間,休閑與勞動在時間上的比例分配,揭示了人類自身需求發展的內在規律,表明城市居民生活的軸心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以勞動為生活軸心轉向以休閑為生活軸心,休閑已經成為人類的生活方式,這是人類生活方式發生的革命性變化。伴隨著勞動效率的提高,國民收入和用于消費的休閑時間的不斷增加,國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從消費角度講,“有錢有閑”是休閑社會的重要標志。
《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
目錄
1項目總論6
1.1項目背景6
1.2項目組織發起單位概述7
1.2.1山東省X產業協會7
1.2.2山東省X商會7
1.3項目概述8
1.3.1 項目簡介8
1.3.2 建設地點8
1.3.3 項目定位及規劃9
1.3.4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11
1.3.5經濟評價12
1.3.6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2
1.4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說明13
1.4.1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3
1.4.2 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14
1.5項目初步研究結論及建議15
1.5.1項目研究結論15
1.5.2項目研究建議16
2.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7
2.1項目建設背景17
2.1.1經濟背景—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為休閑旅游創造了需求空間17
2.1.2社會背景--國民生活軸心由勞動轉向休閑18
2.1.3產業背景—旅游產業前景廣闊18
2.1.4戰略背景--得天獨厚的國家戰略支撐機遇19
2.1.5政策背景--國家規劃及相關產業政策支持旅游服務產業發展19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意義22
2.2.1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22
2.2.2有利于順應市場發展需求22
2.2.3是完善區域旅游服務體系提升旅游服務產業綜合實力,為旅游產業集群做出貢獻的需要22
2.2.4服務國家戰略的需要22
2.2.5有利于發展壯大市第三產業23
2.2.6有利于緩解社會就業壓力23
2.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24
2.3.1 省市各級政府十分關注黃河三角洲旅游發展,項目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24
2.3.2 依托黃河三角洲旅游區,擁有堅實的客源基礎和廣闊的潛力市場24
2.3.3項目建設單位開發旅游項目的經驗和資金充足24
3.市場調查與分析25
3.1我國旅游市場分析25
3.1.1中國旅游市場總收入穩步提升25
3.1.2中國旅游市場消費大眾化,國內游、出境游人次均穩步增長25
3.1.3我國旅游投資持續加碼,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26
3.1.4政府政策接連不斷,行業監管力度空前,促進旅游行業健康發展27
3.1.5政府投資逆勢而上,大力支持旅游行業28
3.2項目市場需求分析29
3.2.1市旅游產業規模29
3.3.2 市旅游市場分析30
3.3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游客量預測32
3.3.1現有旅游發展現狀32
3.3.2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游客總量預測33
3.3.3黃河文化生態旅游區細分類型游客量預測34
3.4研究結論35
4項目建設區位分析36
4.1建設區位36
4.1.1項目建設區位簡介36
4.1.2區位分析36
4.1.3交通分析39
4.1.4發展概況41
4.2項目建設條件分析42
4.2.1 道路交通條件42
4.2.2用地條件43
4.2.3周邊環境43
5.項目規劃方案44
5.1規劃依據及原則44
5.1.1規劃依據44
5.1.2規劃原則45
5.2功能定位與發展規模45
5.3功能分區及建設內容分析46
5.3.1項目總體規劃46
5.3.2黃河文化板塊47
5.3.3X板塊53
5.3.4X基地X板塊55
5.3.5黃河X樂園板塊56
5.3.6青少年X基地60
5.3.7配套設施61
5.3.7通道規劃64
5.3.8公共服務設施規劃65
5.3.9綠地系統規劃66
5.3.10景觀系統規劃66
5.4.1智能工程67
5.4.2智慧景區規劃思路68
5.4.3智慧景區規劃內容68
5.4.4智慧景區建設意義71
6防災規劃72
6.1災害概況72
6.2防災策略73
6.2.1防災規劃73
6.2.2防災策略74
6.3地質災害防治75
6.4消防安全76
6.4.1 消防措施76
6.4.2消防管理制度76
7節能分析77
7.1用能標準及規范77
7.1.1節能的法規、國家和山東省的政策規定77
7.1.2節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77
7.1.3節能原則78
7.2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78
7.2.1主要障礙分析78
7.2.2節能措施78
7.2.3管理節能83
8環境影響評價84
8.1編制依據84
8.2環境保護84
8.2.1 環境保護建設84
8.2.2環境治理措施84
8.2.3消落帶治理85
8.3環境影響評價85
8.3.1防治措施的合理性85
8.3.2環境影響評價86
9項目實施方案及招投標87
9.1機構設置及職責87
9.1.1設置原則87
9.1.2組織機構87
9.1.3勞動定員87
9.1.4人員培訓88
9.2項目招標投標管理88
9.2.1編制依據88
9.2.2招標應遵循的原則89
9.2.3項目招標范圍及招標組織形式89
9.2.4投標、開標、評標和中標程序89
9.2.5評標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和資格要求90
9.2.6評標要點90
10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92
10.1總投資估算及資金使用計劃92
10.1.1投資估算依據92
10.1.2總投資估算92
10.1.3資金使用計劃93
10.2資金籌措方案93
11財務效益分析94
11.1評價說明94
11.2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94
11.2.1銷售收入及其稅費計算94
11.2.2總成本費用95
11.2.3項目年效益95
11.2.4項目投資盈利能力95
11.3不確定性分析96
11.3.1盈虧平衡分析(BEP)96
11.3.2敏感性分析97
11.4財務評價結論97
12項目綜合效益分析98
12.1項目對GDP、產值和稅收的經濟效益98
12.2對就業的收益98
12.3對產業結構的影響98
13財務附表100
附表一:總成本估算表100
附表二:損益估算表101
附表三:財務現金流量表102
附表四: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攤銷費計算表103
附表五: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104
附表六:流動資金估算表105
附表七:資金來源及運營估算表106
附表八:項目資產負債表(萬元)108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