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生態旅游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成功案例
項目背景介紹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地處我國文化搖籃的黃河中游的南緣,居于xx市杭錦旗北部,是距離首都北京最近、兩小時即可到達的大沙漠,面積11503平方公里。
沙塵暴已經成為與黃河、長江洪災比肩的民族大患。據有關資料顯示,庫布齊沙漠也是沙塵暴的重要沙源地。億利資源集團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號召,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地把新一輪投資的重點放在了沙漠治理、生態建設上,總投資13億元向距離北京最近的,對北京氣候危害較大的庫布齊沙漠宣戰。此舉開創了我國工業企業投巨資開發治理沙漠之先河;使生態治理由單純的政府行為變為社會行為;同時在生態建設的機制創新,產業化運作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億利資源集團大規模的治沙行動受到了中、日、韓政府的高度重視。
庫布齊沙漠旅游資源豐富,有沙漠、湖群(七星湖)、草原、黃河、丘陵、濕地、綠洲等一大批天然景觀,風光獨特。湖中還棲息著十幾種鳥類,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幾千只,還有白天鵝等珍稀鳥類;這里有中國最大的甘草基地;其中100多公里的響沙帶,馳名中外;穿越庫布齊沙漠60多公里長的穿沙公路,浩大雄偉;沙海漫漫,蒼茫無垠,組成一幅流動的畫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觀盡收眼底。目前正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旅游業有著極其誘人的發展前景。而且它與著名的成吉思汗陵近鄰,可以組成一條精品旅游環線。
沙漠,對于大部分置身其外的人來說,充滿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能引起很多遐思。靜時連綿千里,蒼茫悲愴,輪廓柔美的沙丘;動時風沙彌漫,沙浪滾滾;倔強的胡楊沙柳,或隱或現的駝鈴聲聲,沙漠中種種動物和植物都能給人以發自心靈深處的震撼;沙漠中最奇妙的應該是穿梭生活于其中,和它不屈斗爭同時更是深深愛著它的沙漠里的居民,仿佛每個人都有無數和沙漠有關的故事。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加和休閑時間的增多,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旅游業發展迅猛,人們的出游率已經越來越高,節假日出去走走看看,增長一點眼界,圓圓心中的夢想,換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休閑等等,人們的出游動機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旅游景點選擇,已經從傳統的參觀名勝,如登長城,到故宮,拓展到回歸自然。特別是對那些在游客群中占到很大份額的居住于都市里的新貴、新新人類來說,更加向往大漠等新、奇、特的地方。大漠旅游也成為了世界旅游組織預測的未來五大時尚旅游產品之一。
在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一個重點和熱點,它不僅符合目前西部省份的經濟社會文化現狀,而且相對而言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比較小。國家提出的西部大開發計劃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西部地區旅游業,為該區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從泛生態意義和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出發,庫布齊沙漠的開發應是一種高品位的生態旅游開發,需構建一套新型的綠色旅游體系,貫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通過“用旅游保生態,以生態促旅游”,達到旅游開發與環境治理和保護并重的目的,通過全新旅游發展模式,積極發展旅游業和生物工程、保健植物種植加工等綠色經濟,逐步治理環境和改善環境。以旅游的效益支持環保,以環保的效益推動旅游,做到“變廢為寶,變害為寶”,以建設成為一個生態旅游建設示范的樣板基地,成為西部大開發的一大創舉。
項目內容與規模簡介
庫布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總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一期治理面積為6000平方公里,建設內容包括人工造林50萬畝,飛播造林250萬畝,封沙育林50萬畝,人工種草200萬畝,圍封補播甘草100萬畝,種植草籽基地130萬畝,林木育苗10萬畝。工程包括生態移民,引黃入沙,引洪入沙,優質牧草采籽基地建設,干旱圍封補播和生態旅游6項。其中生態旅游項目則包括沿黃河綠色長廊、生態建設精品示范工程金三角、沙漠湖泊生態旅游區、穿沙公路綠色長城區、沙生植物園、沙漠動物園、沙漠生態觀光區等。
本項目建設期分為二期建成,第一期工程費用投資9800萬元,第二期工程費用為7887萬元,兩期工程費用合計共17687萬元。
第一期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部分包括道路建設、電路鋪設和景區的建設。工程費用將達9800萬元。此外,還需購置用來聯絡、運輸等必須的沙漠越野車,步話機等設備等。重點建設區域是沿穿沙公路、七星湖的大道圖海、響沙帶、黃河南岸金三角生態示范區等,內容包括生態環境建設、交通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景區內的部分景點、基本的服務設施:門景、廣場、沙雕園、湖心島、觀景臺、解說系統、接待中心和區內的道路、綠化。
二期項目在投入運營且一期項目建成后,投資額7887萬元人民幣。包括給排水工程、大道圖中的民俗村、沙生植物園、扎漢道圖中的鳥類繁育基地、觀鳥臺、駝營、馬營、生態展示區、沙療所等,以及成立騎士俱樂部等。
生態效益評價
荒漠化是一個困擾世界的課題。目前全球荒漠面積達456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4,而且每年還以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中國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和風沙土地面積達332. 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3,而且“沙進人退”的局面仍未改變。
荒漠化是一種災害,但沙漠卻是一種財富。防止荒漠化、發展沙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表明,因地制宜地開發荒漠農業、草原畜牧業、荒漠工礦業和荒漠旅游業,是除害興利的有效途徑。
本項目將逐步對庫布齊沙漠進行分類生態治理。目前旅游區的草原荒漠化現象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威脅。生態旅游基地的建設將逐漸恢復被破壞的植被,完成草原系統服務功能。同時,庫布齊沙漠生態基地的建設、沙漠科教博物館的建立、游客對旅游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參與,不僅使珍貴的大漠綠洲、響沙帶景觀得以保存,成為難得的旅游資源,創造經濟價值,而且使旅游活動與沙漠生態知識的傳授、普及相結合,寓教于游,使旅游地成為生態科普基地。
當然,隨著大批旅游者的進入,也可能給旅游區帶來一些新的生態環境破壞,這主要是:游人廢棄物的擴散,污水、排泄物的留存,對七星湖的破壞性開發,對湖濱草地的踐踏,等等。對此,旅游區要在搞好環保設施建設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加強對游客的宣傳教育,采取環保措施,設立環保服務人員等。
本旅游工程規劃設計的基礎是生態旅游資源,因此規劃對生態旅游、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意義上說,規劃范圍內景區景點的生態旅游開發和建設,在xx種意義上是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因此可以說規劃設計是保護了整個規劃設計范圍內生態環境的生態效益。本項目的建設,對于保衛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亦有重要意義。
社會效益評價
1、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強、幅射帶動功能強的新興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大規模的游客流,帶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引來大數量的行、游、住、食、購、娛消費,帶動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庫布齊沙漠生態旅游基地的建設將帶來數十萬、成百萬游客,他們的消費能有效地促進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商業、交通、電訊、文化等各方面發展。
旅游業是一個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合點。大批旅游者的到來,能帶來豐富的信息。他們的文化需求,將促進本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本地居民、服務人員與旅游者的接觸和交流,有助于培養和樹立文明意識、市場意識、開放意識和衛士意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服務行業,能吸納大批勞動力。杭錦旗在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實現市場化、工業化、產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面臨著大量農牧民向二、三產業轉移的問題。生態旅游基地的建設,不僅直接吸收一批旅游從業人員,而且帶動更多的間接從業人員為旅游者提供勞務、農副牧食品、旅游紀念品等。
旅游業是一個窗口行業,可以向國內外游客展示自己的風光、風貌和風情,讓國內外更多的人們了解自己。通過旅游業這座橋梁,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可以迅速地、全方位地走向全面、走向世界。
當然,隨著大批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的游客的到來,也會帶來一些不良的觀念習俗,甚至對本地的民族文化造成一些沖擊。對這些負面效應,只要有清醒的認識、恰當的對策,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權衡利弊,總體來說利遠遠大于弊。
2、弘揚民族文化
旅游活動集休閑、健身、益智于一身,其不僅提高了現代社會的生活質量,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和高層次需求,而且旅游業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功能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庫布齊沙漠旅游開發,無疑在治理生態環境,重現歷史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旅游者作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載體,致使人類社會產生了迄今為止最為廣泛、最直接的文化交流和社會互動。
鄂爾多斯蒙古族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集中體現了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個性。七星湖旅游開發區,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現居住在其中的牧民的蒙古族典型特征,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的效果。
蒙古族歷史的輝煌燦爛,有蘊藏深厚的寶藏,蒙古族習俗的神秘莫測,有探討不完的淵源,蒙古族藝術的精湛絕倫,有取之不盡的精華,蒙古族人民的真誠豪放,有感人至深的情懷。要讓游人在觀賞中學知識,在娛樂中長見識,把民族的文化精髓滲透于游人,并通過游人帶給全國和世界各族人民。
3、提高就業率
旅游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庫布齊沙漠的旅游開發與建設,投資商在地方立項、籌建和發展實施將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項目的實施首先是旅游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按國際慣例,一個旅游業可帶動3-5個相關行業。旅游業帶動的產業呈放射狀發展,就業機會成倍增長。與此同時,區域內的農牧民將有大量“農轉非”的就業機會,經過培訓可以成為本項目的管理和服務人員。
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將對地方社會穩定,地區公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深遠的意義。
4、感召和吸引人才
鄂爾多斯高原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這里的人們崇尚文化,這塊土地培育并造就了大批藝術人才、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由于地理環境惡劣,管理機制相對落后,并缺少施展抱負的事業,人才大量外流,外地人才更不愿意來這里落戶。
庫布齊生態旅游基地這樣的大項目開發,必將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給各類人才以用武之地,因而,本項目能吸引人才,也能留住人才。
報告目錄:
第一章 項目概述
一、項目概況
二、項目背景介紹
三、項目投資者簡介
四、項目內容與規模簡介
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意義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二、項目建設所具有的優勢
第三章 客源市場分析與預測
一、客源市場分析
二、庫布齊沙漠旅游市場營銷計劃
三、SWOT分析
第四章 項目內容及規模
一、規劃原則
二、項目建設
第五章 項目實施規劃
一、建立項目管理班子
二、項目管理班子的職責
三、人力資源規劃
四、執行ISO14000和ISO9000體系認證
五、多方集資廣開融資渠道
六、地方政府加強指導和扶植
第六章 節能、消防與安全管理
一、節能
二、消防
三、安全
第七章 旅游生態環境保護
一、生態與自然環境保護規劃
二、生態旅游與人文環境保護規劃
三、旅游景區綠化規劃
四、合理規劃旅游環境容量,制定適度游人規模
第八章 投資估算及項目效益評價
一、投資估算
二、項目財務效益評價
四、生態效益評價
五、社會效益評價
六、風險因素評估
七、綜合評價
第九章 結 論
附錄: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