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書院完善修建及運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現贛州陽明書院由遼寧省大連籍人王修權和賈慧俠全額出資,鳩工庀材,陽明后學周建華教授贊襄擘畫,于舊址重建,2017年8月13日揭匾。工商注冊名稱為贛州陽明書院有限公司,注冊日期為2015年11月25日,注冊資金500萬元(所有者權益:王修權450元、賈慧俠50萬元),注冊地址為贛州市章貢區西津路8號,用房三處共兩套:章貢區西津路8號、田螺嶺35號、田螺嶺36號,系于同治四年翻建的典型客家民居,有三進房和二層樓各1座,總占地面積近3000平米,有效房間面積1580平米。書院按照舊制打造,集洗禮、傳道、藏書、著書、陽明心學挖掘研究交流傳揚、童蒙、陽明文創產品研發售賣、陽明文旅(研學)于一體,為中國百家書院聯盟發起單位之一、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分會研究交流基地、贛南師范大學國學院研究院研究交流基地、日本東洋大學王學中國研究基地、江西省家風家教示范基地、章貢區新時代傳習所、章貢區城市書屋、北京中智文化旅游陽明游學交流基地等。
1.1.5 項目總體描述
明正德年間,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號陽明,自號陽明子,學者稱陽明先生)任南贛汀漳巡撫,在贛州設書院講學,傳授其知行合一致良知學說,是為陽明書院,地址在贛州郁孤臺下贛州府城濂溪書院后面,之后屢圮屢建。何廷仁、黃宏綱、何春、劉潛、謝魁、賴元、李大集、劉潤、管登等從學。
崇禎十三年(1640年),知縣陳履忠改名為濂泉書院,遷光孝寺左(今贛州第一中學內)。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府王藩倡捐于郁孤臺原址重建書院并立祠,名“陽明書院”,訂立規制,課文校藝,祀王陽明,以王陽明于都弟子何廷仁、黃弘綱二先生配祀。次年再次擴建并自為記,復建望闕臺于祠西,臺下列學舍,書院肄業者居之,遷石刻王陽明像于祠并為之贊,后贛州郡人于祠左立王藩長生位,以志遺愛。祠東為郁齋,以山長郁鼎鐘所居得名。書院楹聯:“薪傳本孟氏七篇,吾道不孤,況此地曾留手澤;梓里溯姚江一派,典型未泯,與諸君同爇心香”。佚名題“陽明書院”。
同治年間贛州知府劉瀛修建,又重訂章程。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贛巡撫劉坤一贈書籍,書院生童正附課將近200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知府查恩綬改書院為贛州府中學堂。
截至2018年12月,項目實際資金投入2158萬元人民幣,其中:房屋修繕227萬元,基礎設施配套156萬元,陽明文化元素配套62萬元,近代專業陽明專業書籍(陽明學、陽明后學、陽明學研究等)213萬元,國學類書籍(含2004年原大影印文淵閣版《四庫全書》、《毛澤東點評二十四史》、《中國思想家評傳》等)520萬元,古籍善本(含臺灣、香港、日本、英國、韓國、俄羅斯、新加坡、越南回流書籍)980萬元。
目前,項目通過贛州陽明文創產品基地、贛州陽明書院文化體驗館、水上陽明書院---“陽明書舫”文旅、陽明游學、著書、上線喜馬拉雅講陽明故事、制作并發行家風家教動漫短視頻等七大主要板塊已初步形成。
1.3.1 項目搭建內容
截至2018年12月,項目已經啟動板塊如下:
(a)贛州陽明文創產品基地
在中心街,有效場地面積100平米,已裝修完畢,首批投放產品是以“一盞千古不滅的心燈-陽明先生家訓”為主題的系列文創產品,將于年底前揭匾。具體包括:
(1)、書:家風家教系列課外讀本、選讀本、教材;種類分低幼版、少兒版、學生版;版式分64開、豎16開、豎仿古宣紙線裝16開;畫風分超萌卡通、少兒卡通、豐子愷派(延禧色調);首印量:各30000本。
(2)、圖片:分16開和32開橫版兩種,分單包、組合包、全套包三種包裝。
(3)、書簽:根據畫面做成系列書簽,分各種材質,如紅木、竹子、紫銅、鋁板等,按內容分盒包裝。
(4)、竹簡:做家訓竹簡版。同時做《重建陽明書院記》、《王陽明賦》、《觀德亭記》、《何陋軒記》、《象寺記》等。
(5)、戒尺:做家訓戒尺版。
(6)、木牌擺件:做陽明家訓木板刻字版。
(7)、鎮尺:做陽明家訓鎮尺版。
(8)、奏折條(折疊):做宣紙折條版,封皮和封底用紅木薄片并加棉布繩子用于捆綁,中間用手工宣紙(宣紙加絲綢)折疊,內容:《陽明家訓》、《重建陽明書院記》、《王陽明賦》、《觀德亭記》、《贛州陽明書院》、《何陋軒記》、《象寺記》。
(9)、版畫:做陽明家訓版畫版,規格分A3、A4、A5,套色。
(10)、帆布個性手提袋:做陽明家訓個性書包版,在包上印相關內容的字(幼體)和畫。
(11)、書包掛件:做陽明家訓個性書包專屬掛件版,根據書中的人物形象制作,或小尺寸木板性、書簽型、戒尺型、圓柱形。
(12)、文具盒:做陽明家訓個性文具盒版,在蓋上印相關內容的字(幼體)和畫。
(13)、印章:做陽明家訓篆刻印章,石章和金屬鈕,石章用于展示,金屬鈕(主要為銅制)可分一枚裝、兩枚裝、套裝,木盒盛裝(抽拉式盒蓋,蓋面刻字)。做王陽明家訓三字經印文集,仿古書款(右起豎排版)、掛式書畫款(豎式)、單片款、明信片款、書簽款、戒尺款、鎮尺款、版畫款、奏折卷款、奏折折疊款、信箋款等。
(14)、活字盒:將陽明家訓每個字做成活字(木、銅),木盒裝,抽拉式蓋,配黑印泥、宣紙片或卷、膠墊。
(15)、瓷瓶:做陽明家訓瓷瓶版。
(16)、字帖:請贛州書法家數人以不同風格寫出陽明先生家訓,做成字帖。
(17)、記事箋:插進家訓內容。
(18)、刻板:選古書內容片段做成刻板,同書大小。
(19)、動畫短片。
(b)贛州陽明書院文化體驗館
在中心街 號二樓,有效場地面積240平米,已裝修完畢,陸續布展,2019年底前開館。
(1)、以書院各匾額、楹聯內容為主,輔以書畫、書籍,采用藝術刻字作品形式展示陽明書院文化的精彩。材料選用:木(木板、木樁、木方、大型木塊)、根雕、竹(竹原型、竹板、竹簡)、石(石板、石條、石方)、紫銅(板、工藝件)、黃銅、磚(選取規則磚塊,置于范,面近平,刻字)、瓦當(選取規則瓦片,置于范,面磨平,刻字)。
(2)、展賣部分國內知名書畫家作品。
(3)、展賣國學、陽明學書籍。
(c)水上陽明書院---“陽明書舫”文旅
同贛州旅投集團合作,年投資300萬元將一艘畫舫打造成江上流動的陽明書院,冠名為:“陽明書舫”,讓游客在船上讀陽明書籍、聽陽明心學、品贛州美食,看兩岸風光。計劃年游客接待量達1.2萬人次,VIP客群達200人,高端客團達120個。2019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
(d)陽明游學
與國旅(CITS)、中青旅(CYTS)、廣東中旅、康輝旅游、北京中智文旅、贛州交通旅游公司等專業旅游公司合作,打造以王陽明過化地(贛州-崇義-南康-大于-龍南-廣東和平-福建平和-于都)為游脈、以書院為旅游目的地的“陽明研學之旅”,計劃年游客接待量達80萬人次。已啟動。
(e)著書
已完成編著待出版發行書籍共6本(套),《一盞千古不滅的心燈-陽明先生家訓》(首印3萬套,計劃發行量為20萬套)、《王陽明贛南三立》(做成宣紙版,按照“贛州文化禮物”打造,計劃發行3萬套)、《王陽明行蹤研究》(計劃首印3000冊)、《王陽明與福建》(計劃首印3000冊)、《王陽明與廣東》(計劃首印3000冊)、《王陽明與安徽》(計劃首印3000冊),共400萬字,計劃2019年上半年悉數出版發行。
(f)上線喜馬拉雅講陽明故事
已根據周建華教授的《王陽明在江西》制作完成了聲頻版和影像版,確定將于2019年10月底上線。
(g)制作并發行家風家教動漫短視頻
正在制作中,預計2019年底前上線。
1.3.2 項目服務規模
自2017年8月13日揭匾以來至今,書院已接待中宣部部長黃昆明、原中央政研室主任滕文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原文化部副部長趙維綏中央電視臺臺長慎海雄、中紀委副書記楊曉超,以及其他部分中央國務院委辦局領導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領導等副部級以上領導共38人;接待清華、北大、復旦、廈門大學等校領導共56人;接待全國明史學會知名專家學者近156人,其中《專家講壇》欄目專家7人,其他各類專家學者178人次;接待上市公司董事長57人次,接待其他各類企業家近600多人;接待各兄弟城市分管文化部門、圖書館等領導近600人次;接待兄弟書院來訪交流60組420人;接待來贛州沿圣人之路研學的中外游客2300多人次。為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同志來贛州視察的備用視察地。
3.2.2 陽明學形成的歷史文化文獻經典部分
? 《論語》、《孟子》等早期儒家經典;
? 釋、道典籍;
? 董仲舒、韓愈等漢、唐儒家典籍;
? 周敦頤、二程、朱熹、吳澄、薛瑄、陳獻章等宋明理學家典籍。
具體如下所示:
1、《易經》
2、《老子》
3、《莊子》
4、《墨子》
5、《韓非子》
6、《孫子》
7、《大學》
8、《中庸》
9、《論語》
10、《孟子》
11、《詩經》
12、《禮記》
13、《尚書》
14、《左傳》
15、《荀子》
16、《公孫龍》
17、《惠施》
18、《王弼》
19、《葛洪》
20、《慧遠》
21、《玄奘》
22、《杜光庭》
23、《惠能》
24、《韓愈》
25、《周敦頤》
26、《邵雍》
27、《張載》
28、《程顥 程頤》
29、《呂祖謙》
30、《陸九淵》
31、《陳亮》
32、《葉適》
33、《朱熹》
34、《楊時》
35、《許衡》
36、《吳澄》
37、《羅汝芳》
38、《陳獻章》
39、《王守仁》
40、《湛若水》
41、《劉宗周》
42、《曾國藩》。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