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安大數據及AI賦能產業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案例
1、項目概況
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公安警務系統的數據管理應用軟件及平臺研發。包括公安大數據工具平臺、個性警種應用系統、數據治理平臺、大數據應用平臺、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六部分。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公司將為公安系統提供多方面、全方位服務,為公司擴大業務規模和提升盈利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2、項目實施的背景和必要性
(1)智慧警務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維穩壓力日益增加,然而警力資源的增長速度遠不及潛在危險因素的膨脹速度。公安機關亟待通過新技術尋求解決方案,以適應當下社會及公安業務改革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的智慧警務應運而生。智能監控、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模式識別等技術與警務中的民生服務、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偵查破案等場景相結合,以應對人口增長帶來的安防壓力及打擊新型犯罪活動。同時隨著 5G 時代到來,公安信息化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在高帶寬、低時延的特點下,終端及感知設備的融合化、一體化、智能化趨勢明顯,能夠為警務系統提供更智能、更及時的服務。此外 5G 帶來更大的數據量,智慧警務中大數據及 AI 的應用將更廣泛、更成熟,將進一步提高立體防控、應用指揮、移動警務、智能交通等公安業務實戰能力和效果,助推智慧警務實現跨越式大發展。
(2)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滿足下游市場需求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和應用落地,公安系統的工作開展進行智慧化變革成為新的發展方向。2015 年 4 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強調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指出須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設信息化綜合平臺。
2018 年 1 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提出“強化安全科技創新和應用。加強城市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監管與市場監管、應急保障、環境保護、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信用管理等部門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機制,加快實現城市安全管理的系統化、智能化”。2019 年以來,公安部多次強調要大力推進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打破部門警種壁壘,推進數據融合共享,加強高端集成應用,助推警務流程再造,從源頭上解決制約警務整體效能的體制性障礙和瓶頸性問題,切實提升公安機關核心戰斗力和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
公司已進入公安信息化服務領域多年,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為順應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滿足公安系統對智能化、智慧化信息服務系統的需求,公司有必要抓住當前的行業契機,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開發新型智慧化服務系統及平臺。本項目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公安大數據工具平臺、個性警種應用系統、數據治理平臺等系統服務模塊,以新技術手段推動警務工作創新、提升警務工作效能、緩解警力不足、減少警察傷亡,全面提升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力,滿足科技興警、技術強警的下游發展需求。
(3)豐富升級產品體系,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產品和技術的不斷豐富、創新升級是企業持續穩固發展的基礎。為適應市場的產品服務需求,也為企業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利潤空間,持續進行產品體系的豐富和優化升級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已在公安信息化行業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地位,為增強公司的競爭實力和提升盈利能力,公司有必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升級迭代,以增強產品競爭力,并為進一步擴大業務服務范圍和搶占市場份額奠定堅實的產品基礎。當前公安信息化行業市場正處于由數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在新的市場發展形勢下,本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創新優化公司產品技術結構和功能,為公司在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產品基礎。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廣闊的市場需求為本項目實施提供市場支持
我國公安大數據、智慧警務市場需求廣闊,將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市場支持。我國公安系統的信息化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現已進入大數據、智能化階段。20 多年來,公安系統匯聚了海量信息,內外部數據已達到數百億條。傳統警務大數據平臺基于煙囪式架構,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各單位系統結構各異,數據倉庫建設不一致,導致數據無法共享,無法解決區域聯合問題。當前,公安信息化正處于從建設階段轉向應用階段,海量數據信息將助力于智慧警務建設,實現預測、預警、預防。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中國公安信息化行業 2023年投資規模將達 260 億元。本項目致力于打破警務系統數據煙囪,實現全警采集,全警共享,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豐富的項目經驗為本項目實施提供技術支持
公司長期服務于公安信息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公司參與了大量的平安城市、警務云、雪亮工程等大型項目建設,服務了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及朝陽分局、天津市公安局、陜西省公安廳、湖北省公安廳、江蘇省公安廳、江西省公安廳、四川省公安廳、南京市公安局等多個公安體系客戶。公司開發了警務督察、人臉識別、重點人員管控等平臺,并上線大數據模型集成、超級信息搜索、車輛大數據分析、情報主題研判、串并案分析等多個系統。同時,公司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高校進行合作,在大數據智能分析模型、行為和特征預測預警、視頻圖像處理和分析等課題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本項目產品是基于公司以往產品的創新升級,是通過對公安系統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并完全圍繞著公安業務的實際需求而設計研發。公司過往豐富的大型、復雜項目經驗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持。
4、項目建設規劃
(1)項目實施主體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東華軟件公司。實施地點為天津市、西安市、南昌市。
(2)項目投資額
本項目總投資為 34,423.60 萬元,計劃使用本次募集資金投入 23,699.70 萬
元,用于場地購買、裝修、軟硬件設備購置等。
(3)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擬購置及租賃辦公場所并進行裝修改造,購買軟硬件設備,搭建進行公安大數據產品研發的機房及相關實驗環境,招聘相應的研發和運營人員,進行公安大數據工具平臺、個性警種應用系統、數據治理平臺、大數據應用平臺等產品的研發、測試和持續升級。
公安大數據工具平臺通過整合公安各類數據資源,對海量數據進行專業化整合集成、關聯共享、挖掘分析,實現各類數據資源的綜合應用。個性警種應用系統包括警務督察一體化應用平臺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系統。數據治理平臺通過建立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形成高可用、標準化的數據資源服務,為警務上層業務應用和大數據分析提供高效的支撐;大數據應用平臺包括數據分析挖掘和智能算法服務,主要為公安案件偵破提供服務支持;系統集成將分散的設備、軟件、數據信息等加以集成,為公安系統提供集成化軟件服務;技術服務是指后續的公安信息系統的運維服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