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圣象蘇北基地家居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大亞圣象蘇北基地家居產業園項目
1、項目概況和發展前景
本項目擬在江蘇省宿遷市建設蘇北基地家居產業園,主要包括刨花板工程、飾面板工程和家具構件生產工程。本項目是大亞圣象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投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大亞人造板的市場份額,提高公司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環保、生態的多功能的人造板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逐步增加,對于定制化、個性化的家居產品需求量也將不斷增長。刨花板作為定制家居產品的制造材料,可以極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隨著定制家居熱潮的涌現,整個家居產業對于高質量、高環保性能刨花板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加,項目發展前景良好。
2、項目建設必要性
(1)生產優質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建筑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振興,我國木制品的生產和消費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木制品消費國。
刨花板作為木制人造板的主要板種之一,自上世紀 40 年代問世以來,在 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市場競爭的考驗,目前無論在生產規模還是在技術水平及品種多樣性方面均已達到較高水平。
刨花板與其它板種相比具有原料來源廣泛,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并且具有物理力學性能優良等特點。自問世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經過貼面加工的刨花板可直接用于家具制作、裝飾裝修、音箱和包裝材料等,增值效益十分明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項目的 目標市場就是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多規格、環保型的優質刨花板和家具構件產品,滿足社會對刨花板產品和家具構件產品的多元化需求,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2)節約林木資源,發展低碳經濟
發展人造板行業,既節約林木資源,又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生產鋼鐵水泥塑料等產品要消耗大量能源,污染環境。如以木材加工單位耗能為 1,則水泥為5,鋼為 191,鋁為 791 ;生產相同體積的鋼鐵,釋放出二氧化碳約 5,000 公斤,水泥釋放出二氧化碳約為 2,500 公斤,而森林每生成一噸木材,不僅不釋放二氧化碳,反而可固定住二氧化碳約 1,470 公斤,還生產氧氣 1,070 公斤。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發展模式。刨花板生產加工過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比較小,且易治理,符合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綜合利用的低碳原則,是節約林木資源、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
我國森林資源缺乏,木材供需矛盾一直困擾著木材行業中、下游產業的發展。對此,項目充分利用江蘇省速生林資源和周邊地區木材加工邊角芯廢料,形成年產 50 萬 m3 刨花板的生產能力,將可替代近 150 萬 m3 的原木,這對緩解江蘇省及周邊地區木材供應矛盾有著積極意義。
(3)促進當地林業三個體系的協調發展
林業既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又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需求的重要基礎。林業的多重屬性和它的基本內在發展規律,決定了我們要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來滿足人們對生態公益和森林文化方面的需求,確保國土生態安全的需要。同時,也決定了要建立一個比較發達的產業體系來滿足人們對林產品的多樣化需求,才能夠進一步支持、鞏固、保障生態體系的建設,鞏固生態建設的成果,發揮森林文化體系的作用。項目以實踐循環發展模式為目標,將極大地促進當地森林生態體系、林業產業和森林文化體系的協調發展。
(4)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江蘇省宿遷市正處在經濟建設的高增長期,區域市場需求空間大。項目的建設將會帶動當地和周邊地區木材貿易、木材加工、木材綜合利用以及家居制造產業的發展,形成人流、技術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現代物流體系。并且在鼓勵農民造林、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當地技術進步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5)公司自身發展戰略的需求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綜合國力的增強,企業的壯大,如何參與世界范圍內的市場競爭,如何在世界范圍內合理使用和配置資源,成為我國政府和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為了進一步實施公司的發展戰略,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決定在江蘇省宿遷市布局建設大亞圣象蘇北基地家居產業園項目,生產刨花板、飾面刨花板及家具構件產品。
3、項目建設可行性
(1) 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最少的國家之一。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 2.08 億公頃,森林蓄積 151.37 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 21.63% ,盡管相比第七次清查有了一定的增長,但是,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 31% 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因此就人均森林面積占有量及人均森林蓄積而言,我國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均有相當大的差距,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就更大。
隨著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國內木材供給相對減少,然而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使得社會對林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木材供需矛盾日趨尖銳。我國木材資源供應不足,據預測,到 2020 年我國木材供需缺口將達 1.0 億立方米~1.2億立方米,這種狀況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預計在未來 50 年內,我國都將處于木材資源短缺、供應不足狀態,依靠進口木材補充國內木材消耗的狀況將長期存在。
人造板工業,特別是刨花板等非單板型人造板的生產不消耗大徑級優質木材,以人工速生豐產林、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等為主要原料,有利于保護環境和森林資源,有利于實現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從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人造板工業的發展不能再完全依賴林木資源的高消耗和犧牲環境來實現,高效利用木材資源,走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才是我國人造板工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2) 利用公司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刨花板產業
大亞木業(江蘇)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大亞圣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 進軍人造板領域以來,已先后布局建設了丹陽基地、江西基地、茂名基地、肇慶基地、黑龍江基地以及福建基地等 6 大人造板生產基地。
近兩年來,隨著我國華東家居市場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定制家居產業對刨花板需求量的大幅增長,大亞圣象經過廣泛調研和論證,決定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資金優勢、品牌優勢和人才優勢,加速下游產品的開發經營,進入具有巨大市場容量、廣闊發展前景、投資收益高的刨花板領域。
該項目的建設是公司對木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理念的更深層次的理解,是基于公司雄厚的企業實力、優越的外部條件和良好的市場機遇而作出的選擇。該項目是大亞人造板綠色發展及大亞圣象構建綠色家居完整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擴容項目,是大亞圣象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突出優勢產業,優化資源配置,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投資。
4、項目建設規劃
(1)建設規模
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年產 50 萬 m3 刨花板工程、年產 1700 萬 m2飾面刨花板工程以及年產 60 萬套家具構件生產工程。
(2)實施進度安排
本項目建設工期主要包括技術交流與設備采購、工程設計、土建施工與設備安裝、人員培訓、設備調試以及試生產所需要的時間。
(3) 項目投資金額
大亞圣象蘇北基地家居產業園項目投資總額為人民幣 115,692.35 萬元(含外匯 7,660 萬歐元),主要包括廠區工程建設、刨花板工程(削片間、木片料倉、鋸屑棚、刨片間、篩選打磨間、刨花板車間) 建設、供熱工程建設、供水工程建設、中心變電所建設、成品庫建設、飾面刨花板工程建設、家具構件生產車間建設、綜合樓建設、食堂建設、檢測中心建設、 科研中心建設與中試車間建設等費用 。
5、 項目效益
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 117,000.00 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 10,088.99 萬元,利潤總額 29,784.20 萬元(含退稅)。 財務內部收益率為31.91% ,財務凈現值(ic=11% ) 136,515.00 萬元,投資回收期 3.84 年。內部收益高于 11%行業基準收益率和 8%社會平均收益水平, 具有良好的投資收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