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高品質高質量發展文化旅游業
渝中,作為重慶的“母城”,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全國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這里積淀了巴渝文化、抗戰文化;濃縮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華,更集結了高端品牌、時尚酷玩、網紅交通等都市旅游元素,旅游資源稟賦良好,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據統計,全區共有A級景區13個,其中4A級景區9個,單位面積A級景區密度居全市之最;擁有旅行社190家,占全市30.1%,其中,出境旅行社32家,占全市38.1%;擁有賓館飯店達800多家。2017年,全區接待游客達到5486.2萬人次,同比增長15.2%;實現旅游收入318.9億元,同比增長17.1%。
一、打好“文化牌”提升旅游品質 讓游客聽了就想來
眾所周知,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游有著天然的親和力,高品質高質量發展文化旅游業,必須打好文化牌。據介紹,圍繞做精“文化游”品牌,渝中將堅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原則、“母城”文化開發原則、文化保護利用原則,在挖掘“母城”文化內涵、推進文商旅城示范項目建設、推進融合跨界產品開發等方面精準發力,切實提升文化氣質對游客的吸引力。
在挖掘“母城”文化內涵方面,將強化歷史文化研究,成立文商旅城企業發展戰略聯盟,探索設立文商旅城融合發展基金,深挖歷史文脈,力爭用一年時間,促成巴縣衙門、古城墻遺址等一批文物古跡建成開放,為蜀繡、烙畫、古琴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搭建起技藝展示、產品銷售的平臺。在大力實施“解讀”工程方面,將充分利用各級媒體平臺、民間故事會、微宣講等形式,將巴渝英魂、抗戰名流的動人事跡和一街一巷、一草一木的背后故事,講出來、傳出去。
在大力推進文商旅城示范項目建設方面,將按照“形象好、功能齊、生活美”的要求,加快推進、精致建設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老社區,預計到2020年,建成十八梯、湖廣會館、白象街等10個傳統風貌區和魯祖廟、戴家巷、三層馬路等10個山城老街區,實現文物修繕率、利用率達100%,規模以上文化旅游企業超過260家,切實讓文商旅城融合發展成為渝中區支柱產業。
在大力推進融合跨界產品開發方面,將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餐飲企業、酒店、商場進行文化主題改造;鼓勵文化創意企業借鑒故宮文創、南京文創經驗,設計開發具有濃厚重慶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和生活用品;推介國泰藝術中心等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演出場所,增強湖廣會館、巴渝劇場等旅游駐場演出品質和吸引力,集中推出“必吃”“必住”“必玩”“必購”“必看”等文商旅融合體驗項目。
二、打好“山水牌”做靚旅游品牌 讓游客來了不想走
渝中半島依山而建,最高處鵝嶺海拔394米,與最低處的沙嘴相差227米,由此形成獨具特色的“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壯觀景象。此外,渝中半島三面環水,奔流的嘉陵江和長江在朝天門相擁交匯,山水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圍繞做靚“山水游”品牌,渝中區將立足山水城橋稟賦,彰顯“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獨特魅力,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旅游景區景點,推出萬里長江第一索、重慶旅游第一站等特色鮮明、叫得響亮的旅游品牌。
具體來看,渝中區將充分利用半島得天獨厚的立體景觀資源,強化對山系、水系、綠系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精心雕琢山城特色風貌,精致打造濱水岸線景觀,精品活化觀光休閑功能,統籌布局旅游巴士、輕軌、扶梯、索道、騎行慢行系統等交通組織形式,整體推進半島觀光游、山城徒步游、濱江親水游。
依托“夜游兩江”品牌特色,渝中區將探索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協同推進“夜游兩江”向磁器口、九龍半島延伸,扮靚重點片區、重點樓宇、重點路橋夜景燈飾,提高兩江游影響力和知名度。與此同時,還將充分利用長濱路、嘉濱路沿線重點片區、重點樓宇、重點路橋、兩江游船、長江索道等夜景燈飾,力爭把山城夜景、兩江游整體打造為世界級夜景名片。
三、打好“都市牌”優化旅游體驗 讓游客走了還想來
得益于自然的饋贈、歷史的積淀和人文的薈萃,渝中歷來是人們心中“詩和遠方”的所在,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而來,希望得到審美上、心靈上、精神上的多重享受。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圍繞做活“都市游”品牌,渝中將聚焦旅游全產業鏈,著力推進解放碑、下半城、化龍橋、大坪四大特色旅游消費區建設以及智慧城市、旅游交通、標識標牌建設和廁所革命,讓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玩得開心。
為建成一流的旅游基礎設施,渝中將完善“快進慢游”的全域化旅游交通網絡,打造山城步道、濱江步道、電梯扶梯等慢行交通設施,加快李子壩、湖廣會館、洪崖洞周邊地區停車場建設。深入開展“廁所革命”,探索完善旅游廁所電子地圖,確保建得足、管得好、找得到。完善標志標牌、公共休息、觀景等設施,讓游客少問路、少跑腿,有處歇腳、有處拍照。
為實現一流的智慧旅游服務,渝中將加快全域旅游大數據中心及應用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全域A級景區免費Wi-Fi全覆蓋,在熱點景區完善智能導游、電子講解、觸摸查詢等智能旅游服務設施,在主要旅游消費場所,增強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停車導航、促銷推送等旅游服務。同時,還將探索構建渝中旅游新媒體平臺矩陣,豐富旅游攻略、導游導覽、路線安排、天氣查詢等信息,為游客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務。
為打造一流的旅游市場秩序,渝中將繼續抓好對“一日游”“兩江游”“三峽游”“出境游”亂象的整治,發揮好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監察執法隊的功能,壓緊壓實旅游安全生產責任,完善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等預案,為旅游企業和廣大游客創造更高質量的旅游經營和消費環境。
與此同時,渝中區還將在整合傳統商圈資源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創新發展綜合性、體驗式、多樣化、個性化消費業態,吸引高端商務、時尚購物、親子休閑、美食體驗等不同主題旅游消費,爭取吸引過夜游客突破一千萬人次。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未來,渝中區將秉持“文化引領、商業支撐、旅游帶動、產城融合”文商旅城融合發展原則,通過高品質高質量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進一步增強渝中魅力、活力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實現“挖掘保護利用好母城文化資源,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重點項目,推出一批‘叫得響、看得見’的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創新驅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文化產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年營收增幅達到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左右,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的目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