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企業大規模進入產業地產領域其中最偏愛的就是康養文旅
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動態分析
近年來,地產企業大規模進入產業地產領域,其中最偏愛的就是康養文旅。同樣是蓋房子,與度假、旅游產品相結合后,同時引進中醫館、療養館、西醫醫療等健康產業,使得地產行業走出狹窄瓶頸,在整合與發展中邁出新路子。而健康產業的從業者與地產、金融相銜接后,也可以達到多贏的效果。
一、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
1、國際大健康產業IP紛紛到中國來掘金
已有的國際健康產業IP在中國持續投資。美國的、英國的、泰國的,各種醫療機構都開始盯緊了中國人的錢袋子,為中國老百姓提供服務,而且這其中不乏有很多優秀的企業提供非常優質的服務,這對于我們健康產業的同仁們來說會面臨很大的競爭。近兩年以來,像歐葆庭、達維塔、拉姆齊等國外知名醫療集團都進入了中國,大手筆投資布局國內的健康市場。
2、國內產業資本紛紛布局大健康產業
投資規模非常大,17年投資有3000多億。一方面,傳統的藥企轉型向保健產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健康領域延伸布局,這個是非常明顯的趨勢。在美國由于藥品管制的原因,也有很多商家將藥品當保健品來賣的,現在的很多藥企擴大市場不僅僅做藥,還做醫療器械,做保健用品,做跨界領域投資。另一方面地產企業也在積極布局養老地產和醫療旅游。如果康養IP做的足夠強大,就可以和地產企業相對接,形成新的產業模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VC資本、保險企業、人工智能等等都紛紛涌入大健康領域。
3、傳統醫療機構的創業裂變和顛覆式創新
隨著人們對于醫療需求的不斷提升,很多醫療機構也在發生激變,服務方式出現顛覆性創新,高端的服務需求出現市場激增。朱總認為國有醫療體制改革將會導致未來醫院解體,藥房、手術室、醫生、檢測等,會分成獨立的個體,并且這種趨勢會在5-8年之后就完全展現出來。醫院這個龐然大物的各個環節都變成企業了,有搞藥品流通的,搞檢測的,搞手術的,搞后勤服務的等等,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變革。另一方面,醫療機構本身也在提升服務,健康醫療機構向高端發展,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健康體檢中心成為重點的方向,這個也會促進分級醫療的發展。
在不久的將來,8萬億的健康產業市場將會出現更多的創新業態,從事健康產業的人員會加速倍增,新的健康項目將層出不窮。這其中,健康產業與地產企業的聯姻就是最亮眼的一顆新星。
二、健康產業與地產行業銜接三種合作模式
1、戰略聯盟——兄弟合伙
兄弟合作講的是健康產業IP要為地產商賦能。地產商拿地,地方政府要的是產業稅收,地產商不要想著造房子賣完就走了,那怎么辦呢?地產商做健康地產、康養地產、度假地產,就要跟政府說有健康醫療機構跟著我走,并且會帶來持續的稅收??叼B收入比簡單的門票收入要高很多,政府認可了這個兄弟,就會讓地產商開發,并配商住用地。前提是這個健康IP要有足夠強大的號召力,開發商捆綁了健康IP,就擁有了和政府的話語權,就有條件拿地開發。
2、產業地產——客戶關系
這是一個主流的模式,地產企業做產業地產,康養是一個重要的方向?,F在的很多地產企業都在做產業地產,健康產業就是他們的客戶。中醫館、理療館、康養中心都將成為產業地產的招商對象,當健康產業自身足夠強大足夠優秀的時候,他們會追隨你來。
3、產業主導——反客為主
產業主導引入地產商合作開發。如果某個健康產業規模足夠大,上下游產業鏈足夠長,就可以產業抱團組成一個聯盟,打造一個產品模型出來。以一個產業為軸心,組織一個產業鏈,假如需要三五百畝地,這其中就會產生巨額效益和大量就業,然后以此和地產商談合作,反客為主,地產商就成為幫助健康產業開發的載體了。
三、健康產業地產的產品模型
健康產業地產有三個維度,城市中心、近郊和遠郊對應三種產品類型,一個是健康綜合體,一個是醫療產業園,一個健康特色小鎮。
1、健康綜合體
未來它會是中國城市更新、購物中心迭代創新的一個重要升級方向。比如上海的很多購物中心都變成教育綜合體了,都是兒童主題的業態,接下來的一個趨向,購物中心里面會出現大量的健康的業態。將來人民的美好生活怎么實現呢?就是更好的房子+教育綜合體+健康綜合體+娛樂綜合體,健康綜合體會成為改造傳統商業中心的重要內容,它會把健康醫療中心、康復中心、養老中心、商業中心、服務中心都搞進去。未來養老院可能會開到健康綜合體里去。這個方面也有一些案例,比如杭州501大廈是一個醫療Mall,未來還會有健康Mall,還有成都鵬瑞利國際醫療中心也是這個模式。
2、健康醫療產業園
我們會發現,到城里面看病交通會很擁堵,醫療里面非急癥病的一些科室未來會轉移到郊區去。上?,F在的郊區就形成了醫療服務產業園,以安亭精準醫學園為例,就是把很多醫療服務搬到城市外圍去了。未來城市近郊會出現大量的醫療產業園,我們也可以進入這個園區中去。
3、健康特色小鎮
健康度假的特色小鎮可能有醫療驅動的,有資源依托的,總之這個小鎮對康養非常適合。在海南,太禾集團做的一個18.36平方公里的田園康養小鎮,它就希望聚集到一批搞骨科的、皮膚科的等一二十家醫療康養機構。他們自己來做公共的服務體系,打造度假的產品、特色服務和稅收政策。比如協助辦理中醫執照。這個地方有政策支持,可以吸引國際康養服務機構進中國,到這里來集聚,開窗口店、旗艦店,然后再拷貝到全中國去。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當房地產市場遇到“天花板”時,尋求轉型成為不少房企的新舉措,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素來有“資金投入大、專業門檻高、收益慢”三大特點。但其穩定的現金流特性及其與地產業務較強的關聯度和協同性,催生越來越多的地產集團跨界經營,紛紛布局醫養圈。通過以地產項目為載體,通過住宅項目的規?;l展,實現產業經營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