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方案
為加速推進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討論建立鋼鐵業兼并發展基金。據權威人士透露,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今后鋼鐵行業擴大規模發展、實現規模效益的必由之路,尤其是中小民營鋼鐵企業獨立生存空間縮小,必須走聯合重組規模化道路。上述權威人士表示,現階段企業整合所耗資金漸增,單一企業整合難度較大,因此希望企業聯合建立鋼鐵業兼并發展基金以加大重整空間。規模化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多地已出臺鋼鐵行業發展相關規劃目標。下面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方案。
全國總規劃
2016年11月,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下簡稱《規劃》),《規劃》對鋼鐵工業兼并重組要求如下:
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的原則,結合化解過剩產能和深化區域布局調整,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力度,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形成若干家世界級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等領域形成若干家世界級專業化骨干企業,避免高端產品同質化惡性競爭。支持產鋼大省的優勢企業以資產為紐帶,推進區域內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形成若干家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改變“小散亂”局面,提高區域產業集中度和市場影響力。兼并重組要實施減量化,避免“拉郎配”。
《規劃》對鋼鐵布局調整格局要求如下:
統籌考慮市場需求、交通運輸、環境容量和資源能源支撐條件,結合化解過剩產能,深化區域布局減量調整。沿海地區要轉變將區域內鋼廠一味轉移到沿海建設的思路,不再布局新的沿海基地,立足現有沿海基地實施組團發展、提質增效;內陸地區要以區域市場容量和資源能源支撐為雙底限,堅決退出缺乏競爭力的企業,立足現有龍頭企業實施整合脫困發展。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在已有沿海沿江布局基礎上,著眼減輕區域環境壓力,依托優勢企業,通過減量重組,優化調整內陸企業,大幅化解過剩鋼鐵產能。位于河北境內首都經濟圈內的重點產鋼地區,要立足現有沿海鋼鐵基地,研究城市鋼廠整體退出置換,實現區域內減量發展。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依托區域內相對優勢企業,實施區域整合,減少企業家數,壓減過剩鋼鐵產能。東南沿海地區:以調整全國“北重南輕”鋼鐵布局為著力點,建好一流水平的湛江、防城港等沿海鋼鐵精品基地。
城市鋼廠:對于中心城市中的現有鋼廠要服從和服務于城市發展的需要,綜合平衡所在城市整體定位、環境容量、土地資源價值、稅收占比等因素,確定關停轉產、搬遷轉移、與城市協調發展等多種選擇。對不符合所在城市發展要求,改造難度大、競爭力較弱的城市鋼廠,實施轉型轉產,退出鋼鐵行業;符合所在城市發展規劃的城市鋼廠實施“綠色發展、產城共融”戰略;正在實施的城市鋼廠搬遷項目必須實施減量搬遷,要堅決落實減量置換產能,并在政府網站上向社會公示。
安陽
近日,河南安陽市政府發布精品鋼及深加工等四大千億級產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2020年,安陽市鋼鐵企業重組整合、裝備產能置換、環保提標改造基本完成。優特鋼比重達到30%以上,企業數量由11家整合為4家,形成功能完備的原料保障、冶煉、軋材、精深加工產業群,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500億元左右。
到2025年,安陽市鋼鐵行業主體裝備大型化改造完成,煉鐵高爐達到1200立方米以上、煉鋼轉爐、電爐分別達到120噸、100噸以上,同步匹配先進的燒結、煉鐵和軋材設備,智能化、循環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升,優特鋼比重達到5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2000億元左右。
據報道,9月5日,安陽副市長田海濤一行赴安陽市龍安區、殷都區,對安陽市鋼鐵和鐵合金產業園區規劃選址工作進行調研,田海濤指出,鋼鐵產業和鐵合金產業是安陽市工業經濟的傳導產業和重要支柱,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從實現“一個重返、六個重大”,建設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的戰略高度,高度重視安陽市鋼鐵產業和鐵合金產業的整合重組、轉型發展,奮力實現精品鋼及深加工千億級產業發展目標。
河北
據2016年9月印發的《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河北將以“裝備大型化、生產智能化、產品精品化、服務信息化”為主攻方向,有序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和搬遷改造。到2020年,形成以河鋼、首鋼兩大集團為主導,以遷安、豐南、武安3個地方鋼鐵集團為支撐,10家特色鋼鐵企業為補充的“2310”產業格局,實現由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的轉變。
十三五期間,其中石鋼環保搬遷產品升級改進、唐鋼精品鋼、首鋼京唐二期、邯鋼高強汽車用新材枓開發和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產業化、渤海鋼鐵重組搬遷改造、武安鋼鐵退城進園、承德釩鈦基地,東華鋼鐵高強鋼筋,津西鋼鐵結構用鋼、新興鑄管干熄焦及余熱發電等為鋼鐵產業重點項目。
十三五期間,在提升鋼鐵產品質量方面,河北將推進鋼鐵行業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品種質量上檔、產業鏈條延伸和非鋼產業發展。重點發展高鐵用鋼、汽車用鋼、造船用鋼、建筑用鋼、模具鋼、高速工具鋼、電工鋼、高級管線鋼等高端冶金材料。
2018年8月,《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下簡稱《方案》)印發,《方案》指出,2018年力爭完成河北縱橫豐南鋼鐵退城搬遷;到2020年,完成首鋼京唐二期一步、石鋼環保搬遷、冀南鋼鐵退城進園、太行鋼鐵整體搬遷等項目。鼓勵焦化企業退出主城區;推進焦炭產能向五大集團(河鋼、首鋼、旭陽、冀中能源、開灤五大集團)、煤化工基地和鋼焦一體企業聚集。
《方案》要求,2018年全省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200萬噸,全部出清鋼鐵“僵尸企業”;2019年全省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400萬噸左右;2020年全省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400萬噸左右;到2020年,全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進一步壓縮;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焦炭產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重量箱、7000萬噸、8000萬噸左右,力爭淘汰和置換火電產能400萬千瓦以上;以2015年底鋼鐵產能為基數,承德、秦皇島市原則上退出50%左右的鋼鐵產能。
引導鋼鐵企業整合重組,重點支持河鋼集團、首鋼集團2家建成特大型鋼鐵集團,推進唐山豐南、遷安和邯鄲武安地方鋼鐵企業實質性整合,力促形成3家具有較強實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地方鋼鐵企業集團,做優做強10家左右特色鋼鐵企業,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2310”產業格局。
唐山
2013年底,唐山市發改委首次公開提出鋼鐵產業形成“225”產業格局,將通過“四個一批”(即淘汰落后關停一批、提高門檻擠掉一批、獨鋼獨鐵企業關拆一批、整合重組兼并一批),到2017年,使唐山的鋼鐵產業形成“225”產業格局,即以首鋼、河鋼為主,組建兩大鋼鐵企業集團;在豐南、遷安兩個鋼鐵主產區組建兩大鋼鐵集團;以津西鋼鐵等企業為主,組建5個區域特色鋼鐵企業。
2017年初,唐山市正式確定“225”產業格局鋼企名單。發揮市場主導作用,通過股權投資、貸款貼息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向鋼材品種的就地應用,延伸鋼鐵產業鏈條;引入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改造裝備、改進工藝。鼓勵有條件的鋼鐵企業發揮產品、技術、資金、資源、區位等優勢,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在壓減產能的同時,減少企業數量。積極推進“225”產業格局,打造2家特大型企業集團(首鋼、河鋼唐鋼),2家大型企業集團(渤海、長城),5家區域特色企業集團(津西、港陸、東海、春興、德龍)。
2018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丁繡峰表示,2018年,唐山市要大力推動企業整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力爭到2020年,形成2家特大型鋼鐵集團、2家區域性鋼鐵聯合企業、5家區域性特色鋼鐵企業的‘225’發展格局。丁繡峰介紹,唐山鋼鐵產業發展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產品門類齊全、產業配套完善;二是原材料富集、區位優勢明顯;三是技術裝備先進、人才隊伍龐大;四是骨干企業眾多、產業集中度較高。
丁繡峰進一步表示,下一步,唐山市委、市政府將按照習總書記對唐山提出的“三個努力建成”重要指示,特別是“努力建成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要求,全力打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攻堅戰,通過降總量、提品質、延鏈條、增效益,大力優化調整產業布局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加快鋼鐵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推動唐山由鋼鐵大市向鋼鐵強市轉變。具體工作中,將著力實施“一去、三調、五提升”戰略。
江蘇
2018年8月,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如下:
一、鋼鐵行業
1、壓減粗鋼產能,總量控制在1.15億噸以內,完成十三五期間1,750萬噸去產能任務。
2、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30%、50%、50%。
3、環太湖、沿江、沿運河等區域的落后冶煉產能退出或搬遷:距太湖直線距離10公里以內的所有冶煉產能,20公里以內的600m?及以下的高爐、50噸及以下轉(電)爐必須在2020年前全部退出搬遷;40公里以內的500m?及以下的高爐、45噸及以下轉(電)爐必須在2020年底前按照國家要求進行升級改造。
4、徐州2018年底前關停所有獨立煉鐵企業,鋼鐵企業減少到10家以下;2020年前,整合成1-2家大型鋼鐵企業。
二、焦化行業:
1、2018年底前,沿江地區和太湖地區獨立焦化企業全部關停,其他地區獨立煉焦企業2020年前全部退出。
2、2020年底前,除沿海地區外鋼焦聯合企業實現全部外購焦(5,000m?以上的特大型高爐煉鋼企業可保留與之配套的2臺7米以上焦爐)。
3、徐州2020年底前對11家煉焦企業整合成為2-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壓減50%的煉焦產能。
江蘇省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方案(建議稿)
2017年,江蘇省鋼鐵行業繼續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兼并重組,積極推進“134”產業格局。著力打造:
1家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沙鋼(5000萬噸)
3家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中天、沿海、徐州(2000萬噸以上)
4家特色化鋼鐵企業集團:南鋼、興澄、天工、德龍。
重組原則: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主導和決定作用,鼓勵有條件的鋼鐵企業發揮產品、技術、資金、資源、區位等優勢,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信托管理等多種方式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產業鏈上下游兼并重組,在壓減產能的同時,減少企業數量,增強企業競爭力。
山西
山西省總體目標擬通過兼并整合,從27家鋼鐵企業降至10家。
2018年3月,山西經信委印發《山西省鋼鐵行業轉型升級2018年行動計劃》(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承載能力、交通運輸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將鋼鐵產業布局優化與控制總量、調整結構、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國際產能合作等結合推進。以打造區域性龍頭企業為目標,以提升質量品牌、整合區域資源為主要任務,推動存量產能向優勢企業集中,向升級改造項目集中,向鋼鐵產業園區集中。對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規定的限制類煉鐵、煉鋼裝備,指導企業按照減量置換原則制定出2025年底前完成升級改造的方案,推動工藝裝備水平和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計劃》稱,鼓勵優勢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兼并重組力度,推動鋼鐵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積極推動太鋼集團按照合理布局、優勢互補的原則,實施不銹鋼產業兼并重組,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和世界一流大型企業集團。支持晉南鋼鐵集團、建龍集團、福盛鋼鐵等優勢企業,加大對省內外產能資源的整合力度,打造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差異化的區域龍頭企業。支持鋼鐵企業與獨立焦化、鐵礦、電力、加工等上下游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聯合重組,延長、補強產業鏈條。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處理兼并重組過程中的資產、債務等問題,妥善安置富余職工。
山東
2014年10月,《山東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其中產業布局指出:推進落實《山東省鋼鐵工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立足實際,壓減現有鋼鐵產能,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發展質量,到2017年末,沿海鋼鐵產能占比達到35%左右,建成鋼鐵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碳排放考核示范基地。到2020年末,進一步壓減鋼鐵產能,循環經濟得到全面推廣,沿海鋼鐵產能占比達到40%左右;
其中集約經營指出:到2017年末,培育山鋼集團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綜合競爭力進入國際鋼鐵企業前10強;培育5家專業化生產的區域鋼鐵集團。到2020年,6家主要鋼鐵企業集團實現集約化經營,競爭能力明顯提高。
2018年8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加強污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稱,到2018年年底,生鐵產能壓減60萬噸,粗鋼產能壓減355萬噸,提前完成“十三五”鋼鐵去產能總目標。到2020年,煤炭產能由1.56億噸減少到1.4億噸。
《行動方案》對鋼鐵行業要求,嚴控鋼鐵總產能,通道城市企業(小編注: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和膠濟鐵路(青島——濟南)沿線企業逐步轉移到沿海,著力打造沿海鋼鐵基地和內陸鋼鐵基地,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重點發展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明顯提升產業集中度和行業質效水平,增強山東鋼鐵行業在全國和世界綜合競爭力。地煉行業,壓減產能總量,上大壓小,發展煉化一體化項目,促進煉化行業區域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煉化一體化、規模集約化程度明顯提升。
焦化行業,按照“控制產能總量、靠近煤炭資源、配套鋼鐵企業、減少物流成本”的原則,不斷優化焦化產業布局,提升裝備水平,拉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集中度。通過關停并轉、產能置換等方式,推動焦化產能向優勢企業集聚,支持煤炭主產區和鋼鐵企業集聚區焦化企業和重點項目做大做強,做好鋼鐵聚集區的產業配套,提升煤炭產區煤化工深加工水平,加大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
四川
2018年初,記者從四川省經信委獲悉,為推動我省鋼鐵行業調整升級、規范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四川省制定了《關于推進鋼鐵行業調整升級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省鋼鐵行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穩定達標,總量實現“雙下降”。
《意見》明確指出,到2020年,四川省鋼鐵行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攀西釩鈦鋼鐵等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升,鋼鐵裝備水平實現整體升級,行業集中度大幅提高。通過推動重組整合、產能置換和轉型升級,建成行業影響力較大、整體競爭力較強的千萬噸級骨干鋼鐵集團。在軌道用鋼、汽車用鋼、家電用鋼、建筑用鋼、機械用鋼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名牌產品。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穩定達標,總量實現“雙下降”。
《意見》強調,下一步,我省推進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淘汰落后產能,對確系國家產業政策中明確為淘汰類的落后產能、生產設備堅決淘汰;對沒有營業執照、項目審批手續不全、未獲得相應生產許可證的,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然達不到要求的,依法依規關停退出。
二是處置“僵尸企業”,通過破產重組、減量重組、環保搬遷、產能合作等多方式,加快實施整體退出、關停出清。
三是做好產能置換,在企業自愿、減量置換前提下,指導企業對400立方米以上煉鐵高爐、30噸以上煉鋼轉爐、30噸以上煉鋼電弧爐等限制類合法合規產能實施產能置換。
四是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通過多種途徑有效化解債務。五是嚴禁新增鋼鐵產能,不得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
《意見》還強調,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建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鋼鐵企業,在全省范圍內選取2~3家企業作為試點,支持以鋼鐵為主導產業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積極推行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品牌體系,著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釩鈦、稀土優質鋼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全面提升我省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
遼寧
2016年6月,遼寧省印發《遼寧省冶金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對兼并重組要求:積極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力爭形成 1-2 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大型、 行業引領型企業集團。鼓勵以資產為紐帶,發展混合所有制,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 產能,改變“小散亂”局面,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影響力。
其中對優化鋼鐵產業布局要求如下:
出于鐵礦資源保障和環境容量考慮,鞍山、遼陽地區要嚴格限制鋼鐵冶煉能力增長,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違規產能,并適時地將一部分鋼鐵冶煉產能轉移出去。
本溪地區“十三五”期間發展重點放在鐵礦的勘探、開發和鋼材深加工等領域,進一步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十三五”期間該地區不再增加鋼鐵冶煉能力。
營口地區臨海近港,尤其是鲅魚圈地區本身就有深水礦石碼頭,在此建設鋼鐵項目,無論從使用進口原料,還是降低物流成本考慮,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鞍鋼營口鲅魚圈鋼鐵基地一期建設時,已經為二期建設做了準備,二期建設用地平整已經完成,鐵路、公路、供水、供電等公輔設施大部分已建設完成。“十三五”期間,通過等量或減量置換,向營口鲅魚圈地區轉移鋼鐵產能500萬噸,爭取建設鞍鋼鲅魚圈鋼鐵基地二期工程項目。
按照沈撫同城發展規劃,撫順新鋼鐵有限公司的搬遷改造已納入國家規劃,“十三五”期間,撫順新鋼鐵要通過等量置換,盡快實施該項目。
朝陽地區鋼鐵工業下一步發展遇到的主要瓶頸:一是水資源短缺;二是鐵礦資源雖然豐富,但由于礦石品位普遍較低,與進口鐵礦競爭缺乏成本優勢;三是鋼鐵企業距離港口和用戶距離較遠,物流成本較高。“十三五”期間,朝陽地區不再新增鋼鐵產能,重點發展鐵精粉的深加工,提高鋼材產品附加值。
江西
2018年4月,記者從政府部門獲悉,《江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出臺,江西省將全面深入治理工業污染。結合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和企業兼并重組,按照城市功能分區以及城市規劃調整,對城市主城區內現有的鋼鐵、水泥、焦化、冶煉、平板玻璃、化工等重污染企業,2018年8月底前要制定搬遷計劃并向社會公布,搬遷計劃要明確城市主城區工業退城搬遷的范圍、方向、時序和方式,有效解決工業圍城問題。
對能耗高、排放大的鋼鐵、水泥等企業,推動企業整體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資源優勢、環境容量允許的地區轉移或退城進園,實現裝備升級、產品上檔、節能環保上水平;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以及環境風險、安全隱患突出而又無法搬遷或轉型企業,依法實施關停;到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任務。
可行性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立項報告 立項申請書 項目建議書
內容來源:世界金屬導報、工信部、四川經信委、江蘇鋼鐵行業協會、山西經信委、山東環保廳等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