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全國各地同慶五谷豐登??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億萬中國農民迎來專屬于自己的節日。今年以來,大到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小到農村公路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置,一系列涉及農村、惠及農民的政策舉措值得關注。
——到2020年,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要脫貧
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約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意見還提到,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到2020年,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要脫貧
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約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意見還提到,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農村公路建設不得損害農民利益
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建設一直以來廣受關注。
由交通運輸部公布、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要求,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農村公路建設不得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不得拖欠征地拆遷款。
——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促農村電商發展
農村電商亦是2018年的“高頻詞”。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電子商務法》亦對農村電子商務予以關注,提出要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發揮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培育100萬人次新型職業農民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今年4月,由農業農村部與財政部共同發布的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就關注到這一問題。
政策明確,要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以提升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為主要內容,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次。
——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并針對東、中西部地區的不同情況“量體裁衣”分設目標。
例如,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力爭實現90%左右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等地區,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
為什么要專門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6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給出解釋。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韓長賦說。
他指出,“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于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韓長賦說,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正在淡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可以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托,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