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健康養生咨詢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實施方案
一、產業背景及未來發展趨勢……………………………………………………1
二、項目可行性依據………………………………………………………………1
三、項目具體闡述及運作模式……………………………………………………2
四、項目發展計劃…………………………………………………………………4
五、項目預估經濟收益……………………………………………………………5
開辦以中醫帶動養生食療產品的中醫連鎖診所及互聯網健康養生咨詢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實施方案
一、產業背景及未來發展趨勢
健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永恒主題。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健康是根本,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基石,擁有健康就擁有希望,就擁有未來,就擁有幸福。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對于整個社會來說,社會的和諧有賴于人類的健康,人類健康是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前提。因此,健康是人類的第一需求,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動力。
未來我國健康養生保健產業總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保健意識的增強,保健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研究預測,由于居民消費結構中,保健消費的增長快于其他消費的增長速度,對保健業市場的需求將快速增長。二、是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將促進健康養生保健產業的發展。三是傳統健康養生理論為基礎的保健產品市場份額將會明顯增長。四是保健用品和健康養生保健服務業將快速發展。
而在作為大健康產業中的保健食品行業,隨著國家政策及監管力度的調整,保健食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難度增加。保健食品傳統經營模式遭嚴控,市場整體顯疲軟狀態。各中小型健康產業食品企業面臨經營模式轉型調整。
對此,作為健康產業一員的中小型保健食品企業可進行開辦中醫診所,以中醫會診進行健康咨詢,在對患者進行中醫處方治療后,推薦相關健康產品模式。并依托相鎖藥店開辦中醫坐堂診所,并發布相關醫療廣告進行宣傳。
二、項目可行性依據
西醫作為現代醫學是目前國際主流醫學方式,在諸多醫學領域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同時其弊端也顯而易見,對慢性疾病及抑制病灶很多時候束手無策。例如癌癥,在目前西醫面前大多數都等于判了“死刑”,通過化療手術等醫療手段往往反而加速死亡;但很多時候中醫在此時卻表現了其獨特的魅力,通過傳統的中醫理論,配合特殊的治療方式及中藥服用,許多時候往往產生延長生命奇跡般的效果。
中醫在我國有著千年的歷史沉淀及群眾基礎,其醫學理論博大精深,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從最早的《黃帝內經》到當前的各專家學說,都記載和論證了不少養生職務與養生之道。再從始皇對不老藥的苦求到前不久悟本養生論之盲從,可看出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無對保健養生的渴求。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之為“養生之道”,而降養生的方法稱之為“養生之術”。華夏數千年的養生之道,以醫藥、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若干方面的文化為重點,不斷發展前進。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中醫相關政策法規,2017年7月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以及最新2017年6月出臺的 《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都明確反應了國家大力弘揚傳統中醫及民族醫藥學的決心,在這一系列的政策帶動下,為中醫保健養生保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良機,使其展擁有更豐富的內涵。
三、項目具體闡述及運作模式
目前全國醫藥連鎖店遍布各地,而相應的診治醫療機構卻奇缺,看病難看病貴成了廣大老百姓的一大難題。此時依托藥店開辦中醫診所便凸顯了其優勢。具體操作模式如下:
1、開辦服務群體為中老年的中醫坐堂診所加服務群體為年輕人的互聯網健康咨詢平臺
針對中老年群體,依托各連鎖藥店,開辟中醫坐堂診。聘請具有資格的中醫醫師掛靠、兼職。聘請相關全職助理,收集匯總病人顧客其病癥信息,針對病患個體出具幕后專家所開具藥方及開展其它診療手段。
與西醫不同,中醫講究所謂 “望、聞、問、切”,對檢查設備的依賴程度大大低于西醫。也就是說,中醫在線所能提供的資訊和診療服務,甚至能夠比西醫的 “輕問診” 還要容易實現,這更近一步掃除了在線問診的障礙。對此針對年青群體,因為其工作時間關系,創辦互聯網中醫健康咨詢平臺及其他設備的相應APP,開設在線專家咨詢專欄,及咨詢留言版面,不定期開設專家視頻連線直播診療時段。
2、建立中醫醫師及養生專家庫,建立不同病癥的具體藥方及其他診治方案
匯聚各地中醫養生專家,組成幕后醫師專家團隊。組織、協調各地民間、醫院專家,利用藥店醫師助理以及互聯網平臺收集反饋病患信息,組織討論分析,協同會診,出具針對不同病癥的中醫藥方及其它診療方案。
3、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建立病患信息數據庫
對上門患者進行一對一追蹤關愛,建立其健康檔案。對網絡平臺實行注冊會員制,同樣建立個人信息健康檔案。傳達中醫健康養生理念及養生知識宣傳,樹立其治“未病”的健康養生理念。開設互聯網健康養生知識專欄,定時更新互聯網健康訊息。
4、對特殊顧客配備電子穿戴醫療設備
對于部分中老年顧客群體,伴有中老年常見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突發疾病。而許多時候家庭無其他成員看護在旁,往往一旦發病,卻無人知曉,危及生命。此時可配備電子穿戴設備,進行健康監測。
該穿戴電子設備具有實時監控功能,隨時記錄顧客患者的身體健康數據,該穿戴設備與患者信息數據庫相關聯,隨時讓監測數據導入數據庫中。
該設備設立預警峰值及緊急聯絡人,在佩戴者數據異常時進行預警通知。在預警時間超過設定時間范圍后,自動呼叫聯系預設聯絡人并發出預警通知及定位信息,讓患者在發生病時自身行動受限且周邊無陪護的情況下,可第一時間通知家屬并呼救,同時可聯絡專家進行結合健康數據第一時間進行預處理。
該穿戴設備配有健康咨詢平臺APP,可隨時了解健康養生相關咨詢及講座。并兼具音樂等娛樂休閑功能。
5、利用收集病患信息數據結合醫療專家建議,研發生產相關健康食療產品。
推出針對性不同病癥的健康食療系列產品,并根據不同人群需求,開發不同系列健康產品。如:老年健康長壽產品、女士青春美容產品、男士活力健康產品等系類產品。
6、對取得良好診療效果的病患,推薦相關健康食療相關產品。
有著強大的專家診療團隊的后盾,在對取得明確治療效果后,顧客患者必將對該平臺醫師有著強烈的信賴。藉此,由相關專家助理針對顧客患者機體需求進行康復后建議,推薦其所需健康產品及養身模式。
四、項目發展計劃
1、產品方面
◆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公司加大與各大專科院校、科研部門、ODM或OEM品牌機構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其技術、科研優勢,公司精英與廣大科研人員聯手一道,對現有項目產品進行更新包裝。克服技術難題,做到科研攻關,使產品在原先基礎上提升檔次,使其增加科技含量與附加值。
◆加快新產品的研制步伐
公司可以改變部分產品品種結構,與相關科研院校部門、ODM或OEM品牌機構強強聯合,積極從事生態中醫養生產品的研究開發。對項目、市場充分調查研究,綜合論、反復試驗論證,根據顧客群體針對性開發系列產品,爭開發研制出一定數量的符合生態中醫養生特點的產品,根據顧客體制進行合理配伍推薦。
2、市場方面
◆對市場進行細化
將全國各個地區劃分為幾大片區域營銷市場,專人負責。產品根據市場需求,統一設計包裝、配方及價格,使產品系列化,種類多元化,全方位占領市場。對不同地區的經濟消費水平、人均身體素質及人文素質、生活規律進行分析總結,做出不同的市場定位及營銷策略。
3、團隊建設方面
◆建立專家顧問團隊及技術培訓體系
與三甲醫院知名退休中醫師及本地知名傳統老中醫合作,建立品牌效應。為前期問診治病取得顧客信任打下堅實基礎。
組織強悍精煉的技術培訓團隊(助理醫師團隊),建立完整系統的中醫問診及項目產品技術培訓體系,為項目產品的技術資訊輸出打下最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打造具有中醫養生特色的企業文化。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加強思想素養教育工作,每一名員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能以企業文化的各項內容為標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工作表現,給予每一位顧客熱情關愛獲取其的信任。
4、項目宣傳方面
◆異業聯盟合作、品牌形象宣傳策略。
通過與各行業的資源共享優勢,異業聯盟,合作共贏。比如與當地婦聯,中醫藥行業協會、政府機關、公益事業機構、新聞媒體等行業的聯盟合作。
(1)通過對公益性事業的資助來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托“中國中藥協會慢性病防治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單位”之名進行傳播。中國中藥協會是經國務院領導批示,民政部批準,是國內代表中藥行業的權威社團法人組織,由此依托可更具有公信力及權威性。
(2)通過對災區災民的資助與新聞炒作來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通過文化傳播媒體投入廣告宣傳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5、電子商務方面
做好電子商務網絡的開發研究工作。從企業專家庫聯合會診、客戶健康檔案數據管理、流通服務支持、市場營銷、資源下載、項目產品咨詢、企業形象宣傳、招商加盟、技術培訓等方面入手,開發適應本企業特色的電子商務平臺。
五、項目預估經濟效益
根據連鎖中醫館數量及規模,預估三年客戶數量將達到100萬。取各地平均消費水平,按人均年消費5000元估算,則三年后產值約為50億。
本方案的實施,不僅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百姓看病難的問題,為解決社會健康養生保健服務的群體提供了良好的載體,且弘揚了中華傳統醫學。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后續還可相應衍生成套健康養生方案,如養生會館等,甚至開創含醫療保健、休閑健身、美容塑形、旅游度假等功能齊全的大健康產業基地等。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