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打出提質升級組合拳 方案將落地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13部門日前聯合發布《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在補齊基建短板、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加大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安排。
針對部分地區鄉村旅游外部連接景區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垃圾和污水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歷史欠賬多,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建設意愿不強、融資難度較大等問題,《行動方案》作出了系統部署。
在補基建短板方面,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方案》,推進全國鄉村旅游道路建設,加大對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力度。
在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建設方面,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在政策支持方面,將加大對鄉村旅游債券融資支持力度。
“多部門聯合發力,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周玲強說,以浙江湖州德清縣為例,當地“洋家樂”業態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離不開相關政府部門的“保駕護航”。比如有的知名民宿項目,在創業之初面臨資金、土地等難題,當地政府援引浙江省“坡地村鎮”相關政策予以扶持,在建設用地指標有限的情況下,采取點狀供地和建筑創新方式確保項目落地及后期的持續健康運營。
“《行動方案》有多層意義,針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的制約因素進行系統推進;引領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公共服務提升、美麗文明鄉村建設發展;將貧困地區鄉村旅游發展作為重點;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方式,規范農戶、村集體等參與方式,有助于探索現代鄉村治理改革創新。”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教授、中國旅游智庫秘書長石培華說。
“近年來,在中央及地方的大力推動下,各地鄉村旅游獲得了長足發展。”周玲強說,一些先進地區涌現了度假、休閑、康養等業態,鄉村旅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些后發地區,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了人居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并逐步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鄉村旅游牽涉部門多,協調難度大,這是未來落實《行動方案》的難點。東北財經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院長史達建議,需要把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問題作為政府的民生工程,切實加強頂層設計,才能保證《行動方案》變成實際行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