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標準
從浙江省湖州市港航管理局獲悉,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地方標準——《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南》已正式發布,與此同時發布的還有另一項地方標準,即《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服務規程》。
湖州市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內河水運轉型發展中注入標準化,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這兩項標準是對湖州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成功經驗加以總結和提煉的基礎上,以標準為載體探索形成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可復制、可推廣模式的“湖州經驗”。
據悉,《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南》規定了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的體制機制、港口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基礎設施、集裝箱運輸、臨港產業、綠色水運、智慧水運、安全應急等建設要求,適用于指導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的建設。
而《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服務規程》則規定了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窗口服務、服務流程、投訴監督評價及改進、技術支撐等內容,適用于內河普通貨船證書、文書的申領辦理服務過程。
“這兩項標準是在對湖州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成功經驗加以總結和提煉的基礎上,以標準為載體探索形成的可復制、可推廣模式的‘湖州經驗’。”湖州市港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州自獲批創建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以來,在集裝箱河海聯運、港產城聯動、港口碼頭整治、綠色岸電覆蓋和船舶證書“多證聯辦”“多證合一”改革等方面先行示范,推進水運供給從數量增長到品質提升,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據了解,湖州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交通運輸部批準的全國首個、目前唯一一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自“示范區”獲批以來,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在集裝箱河海聯運、港產城聯動、港口碼頭整治、綠色岸電覆蓋、船舶污染防治、智慧水運建設和船舶證書“多證聯辦”、“多證合一”改革等方面先行示范、走在前列。
今年初,湖州率先探索嘗試標準在內河水運領域的應用,啟動湖州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標準化建設工作,以標準形式提煉和固化已取得的成功經驗,為湖州高質量建設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提供指導,同時為國內其他地區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具體來說,湖州完成《湖州市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標準化發展規劃》編制,以“標準”來體現湖州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創建成果,并對應選定標準化示范項目,進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州標準”。
其次,湖州建立一套標準體系,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湖州特色、層級清晰、協調配合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標準體系。
此外,其還以《湖州市創建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為藍本,充分挖掘湖州特色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標準,梳理了一套涵蓋面全、實用性強的核心標準清單,計劃用3年時間制定發布17項地方標準,其中2018年發布9項,2019年發布4項,2020年發布4項。
據悉,今年除上述兩項標準完成發布外,《內河港航基層站所執法管理與服務規范》、《內河高等級航道養護管理規范》、《內河航道生態護岸建設規范》、《港航美麗窗口創建指南》、《美麗碼頭創建指南》、《美麗航區創建指南》和《內河智慧海事建設指南》7項標準也將發布。
湖州市交通港航部門全力推進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標準化建設工作,在全國內河率先探索嘗試標準化應用,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編制一個發展規劃。以推進內河水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完成《湖州市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標準化發展規劃》編制,圍繞內河水運機制建設、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內河集裝箱運輸服務、內河綠色水運建設四大標準示范工程,加快標準在內河水運領域的普及應用及深度融合,以“標準”來體現湖州市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創建成果,并對應選定標準化示范項目,進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州標準”,為湖州高質量建設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提供指導,也為國內其他地區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