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2020年中國原材料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構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據工業和信息部網站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印發《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國原材料產品質量明顯提高,部分中高端產品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供給結構得到優化,原材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方案》提出,為進一步提升原材料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支撐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制定此行動方案。《通知》表示,到2020年,我國原材料產品質量明顯提高,部分中高端產品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供給結構得到優化,原材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鋼鐵行業方面,通用鋼材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明顯提高,高性能鋼鐵材料的批次穩定性和一致性穩步提高,鋼材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水平的產品比例超過50%。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用高端鋼材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每年突破3—4個關鍵鋼材品種。
有色金屬行業方面,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用有色金屬材料質量均一性提高,中高端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增強。有色金屬產品整體質量水平提高,航空鋁材、銅板帶材等精深加工產品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
石化化工行業方面,大宗基礎有機化工原料、重點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的質量水平顯著提升。攻克一批新型高分子材料、膜材料以及高端專用化學品的技術瓶頸。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綠色產品占比顯著提高,新型肥料比重提升到30%左右。
建材行業方面,工業玻璃、先進陶瓷、人工晶體材料產業化取得明顯進展,高性能無機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質量大幅提高,石墨烯材料生產達國際先進水平,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建材部品化加速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質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礦物功能材料品種日益豐富,綠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應用比重達到40%。
《方案》提出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組織開展原材料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質量分析,加強與國際領先產品的對比研究,找準比較優勢和質量短板。加強質量基礎技術研究,支持企業以國際先進質量標準為標桿,加強質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支持原材料工業領域國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此外,在完善標準供給體系方面,要求提高標準的先進性、提高標準的協同性、提高標準的引領性。在實施質量技術攻關方面,包括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優化質量控制技術、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在推動“互聯網+”質量方面,包括推動智能工廠建設、開展智慧質量管理、提高質量追溯能力。
上述方案還包括提升產業集群質量,要打造質量競爭型產業集群、構建“一站式”服務體系以及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