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發布促進郵輪經濟發展意見,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前三大郵輪市場之一
從業內專家獲悉,交通運輸部即將發布“關于促進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據介紹,此前的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30年中國郵輪旅游人數達1300萬人次,郵輪自主設計、建造、配套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前三大郵輪市場之一。
征求意見稿提出,將圍繞壯大郵輪經濟產業鏈,加強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及配套能力建設,加快本土郵輪的培育發展,提升郵輪運輸的旅游服務和口岸便利化,完善管理體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發展目標方面,提出到2030年中國郵輪旅游人數達1300萬人次;郵輪自主設計、建造、配套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供應、物流、配送配套服務齊全,本土郵輪船隊初具規模。
征求意見稿中特別提出要大力培育本土郵輪發展。試點中資方便旗郵輪開辟沿海目的地航線,適當放寬進口船齡限制。降低郵輪經營稅負,完善郵輪金融等政策措施。
在經歷了連續十年的高增長后,2017年以來中國郵輪市場迎來拐點,出現增速放緩現象,這種趨勢在2018年并沒有好轉。中交協郵輪游艇分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郵輪旅客出入境人次為495.5萬人次,同比增長8%。今年1-8月份全國11個郵輪港口接待出入境郵輪旅客314萬人次,同比增長5.5%。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自2006年郵輪市場起步以來,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2017年達到243萬人,拉動了消費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但相較于國際成熟郵輪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郵輪設計建造、港口發展旅游市場培育、旅客服務、物資供應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本次出臺的《意見》從培育郵輪市場、提升港口服務能力、推進郵輪建造及配套裝備產業發展、提升郵輪供應配套能力、人才和服務水平等從九個方面明確了郵輪發展的主要任務,提出到2035年具備大型郵輪設計建造能力、本土郵輪團隊具有一定規模、服務水平能夠達到國際標準等具體目標。
交通部近年來陸續下發文件促進郵輪產業發展。2014年3月,交通部曾發布《關于促進我國郵輪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預計2020年我國郵輪旅客數量達到450萬人,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
2015年4月,交通部公布《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提出2030年前,全國沿海形成以2至3個郵輪母港為引領、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港口布局。
A股郵輪概念股包括,從事郵輪運營的渤海輪渡(603167)和海峽股份(002320),運營廈門、深圳蛇口郵輪母港的招商蛇口(001979)。此外,中國船舶控股股東中船工業集團,與意大利芬坎蒂尼公司合資組建了郵輪建造企業,正在建造國產豪華郵輪。招商輪船(601872)實控人招商局集團近日也成立了招商局郵輪制造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