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六大行動”打造國家東部地區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
日前,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六大行動”全面支撐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立足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主線,深入實施“新技術攻關、科技企業培育、創新平臺建設、成果轉化促進、科技金融提升、改革創新深化”六大行動,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科技人才創新活力進一步迸發、新技術群體性突破持續涌現,全市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優化,現代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力爭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35件,PCT國際專利年申請量達到1100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0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220億元。
打造國家東部地區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新舊動能轉換呈現“五個提速”
(一)強化功能區引領,區域競相發展提速。構建“四區一帶多園”引領、全域聯動的新舊動能轉換布局,探索國家戰略承載區先行先試、老城區有機更新示范和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新路徑。
(二)實施“雙百千”行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速。以“雙百千”行動為統領,“一業一策”謀發展,實施產業集聚提升、要素供應創新等六大行動,做強做高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壯大新興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
(三)突出大項目招商,“四新”經濟投資提速。建立總投資過萬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開展“千個項目進現場、項目進展月調度、項目提速大督查”活動,明確政府部門服務責任,不辦結不銷號。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場主體成長提速。市委推出《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改革實施方案》,市政府出臺70余個改革配套政策舉措,以權力“減法”、監管“加法”、服務“乘法”,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五)集聚創新型要素,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速。聚焦人才、知識、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推動新經濟發展。新引進各類人才11.7萬,其中,新增千人計劃專家27人,泰山學者40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0人。新引進西北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中航九院、中科曙光等高端研發機構,近幾年累計引進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超過60家,全市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載體突破1200家,國家級孵化載體達到115家。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