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推行“五帶動全覆蓋”產業幫扶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攻堅
近日,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海南省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加快貧困地區交通發展,提高交通扶貧精準性和有效性,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根據《方案》,到今年年底,海南將實現深度貧困地區及5個國家級貧困縣9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85%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到2019年年底,實現深度貧困地區及5個國家級貧困縣100%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100%解決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問題,90%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到2020年年底,實現深度貧困縣通高速公路,完成深度貧困地區和5個國家級貧困縣現有危橋改造,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車,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快遞。
今年上半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7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1元,同比增長13%,增速快于全省農民平均增速4.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2.7個百分點;海南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國位居第6位,增速在全國位居第2位,同比提高10位。
在產業扶貧政策的帶動下,海南省推行“五帶動全覆蓋”產業幫扶模式,加大農業產業扶貧項目資金投入,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增收,實現貧困戶產業組織化全覆蓋,以“一塊林地、一片果園、一片菜地、一群畜禽、一門技術”“五個一”驅動產業扶貧,圍繞新支撐、新格局、新模式、新動能精準發力脫貧攻堅。
《方案》明確,推動“交通+特色產業”扶貧,加強貧困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游點道路銜接,支持貧困地區旅游資源有序開發。改善省內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旅游景點、景區的交通條件,提供多層次的旅游運輸服務供給,推動農村物流資源融合發展,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暢通農產品銷售、生產資料和生活消費品下鄉通道。
海南還將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在貧困地區加快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推進貧困地區重大對外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推進萬洋高速公路、儋白高速公路、鋪前大橋、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灣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啟動文昌至臨高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
脫貧攻堅作為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底線目標和“試金石”。今年是脫貧攻堅整改年,近期發布的一組數據,凸顯了海南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心之大、力度之強和“成色”之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