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布《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根據規劃,未來江淮流域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立足各地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引導產業集中布局,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協同創新能力,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具體來看,支持企業瞄準行業先進水平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加快推廣和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推動冶金、煤電、化工、紡織、機械、輕工、建材、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鼓勵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
未來將以鹽城乘用車制造基地為龍頭,聯合有關地區發展新能源汽車、專用車,打造沿淮汽車產業走廊。推動徐州、淮安、鹽城、臨沂、濟寧、棗莊、蚌埠等市通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培育新型農機、石化裝備、紡織機械、礦山機械等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數字創意、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物聯網、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跨地區協作,實現跨越發展。
同時,支持淮安、蚌埠、信陽、鹽城、濟寧等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推動江蘇、山東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創新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專利聯盟。
據介紹,淮河流經我國中東部地區,全長約1000公里,淮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淮河生態經濟帶以淮河干流、一級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經的地區為規劃范圍,包括江蘇、山東、安徽、河南、湖北五省近30個市縣,規劃面積24.3萬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46億,地區生產總值6.75萬億元。
發改委表示,淮河流域地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同時,產業體系較為完備,城鎮化和消費市場潛力大,毗鄰長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條件較好。
但與此同時,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還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包括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有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體系亟待完善,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等。
專家表示,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有利于推動全流域綜合治理,有利于打造我國新的出海水道,打造中東部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同時,有利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