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到2022年,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6500億?
在省政府新聞辦今天(13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項規劃(2018——2022年)》(下稱《規劃》)正式亮相。立足“三核一廊兩翼”發展布局,以三大領域的十二個產業為突破點,《規劃》提出到2022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6500億,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形成8——1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地位特殊,既是培育新動能的關鍵載體,又是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助燃劑。去年,全省信息技術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萬億元,居全國第三,但由于近年來投資偏少、重大項目建設滯后,產業發展速度受到一定影響,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研發投入強度不到5%,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圓制造、液晶面板生產等核心關鍵環節缺失。在充分論證信息技術演進趨勢和我省產業發展現狀基礎上,《規劃》針對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優勢、核心、前沿領域分別制定了爭一流、補短板、搶布局的發展定位。
按照《規劃》,上述三大領域將重點發展12個產業,分別是屬于優勢領域的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高端軟件、智能家居,屬于核心領域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一代信息通信,屬于前沿領域的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北斗衛星導航、虛擬現實、區塊鏈。其中,優勢領域將重點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引領產業持續向高端邁進;核心領域實施“強芯”、“補面”等工程,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前沿領域將扎實推動顛覆性技術創新。
目前,青島、煙臺信息技術制造業產業規模持續保持在全省前兩位,濟青兩市軟件業務收入則占全省90%。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特點,《規劃》提出,以濟南、青島、煙臺為核心節點,發揮膠濟鐵路沿線科技創新走廊的高端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魯西南與魯西北兩翼聯動發展,打造“三核引一廊,一廊領兩翼,兩翼輻射全省”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強化“三核一廊兩翼”協同發展、培育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構建多層次企業協作體系,優化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市、產業集群、企業三個層次的布局。
我省經濟規模和市場空間較大,但產業結構偏重、能源資源依存度偏高。向高端躍升的同時,在提升改造傳統動能方面,《規劃》專門提出,推動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實施智能制造帶動提升,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提升發展質量效益。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萬良透露,自我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來,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已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目前,青島芯恩的集成電路協同制造項目、山東天岳的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產業鏈項目建設加速,儒商大會簽約的13個項目也將落地實施。以這些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為契機,我省將建立重點項目庫,加快建設進度,推動更多新興、熱點信息技術項目在我省落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