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稻米生產全產業鏈團體系列標準《淮安大米系列標準》發布??
從23日舉辦的“寧淮糧食合作暨淮安大米標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京人一年的基本口糧消費為160萬噸,其中有33萬噸來自淮安。優質健康的淮安大米,豐富了南京人的“米袋子”,兩地的糧食合作也促進了淮安農民增收和農業結構調整。
“寧淮合作是全省糧食產銷銜接的典范。”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季俊秋說。今年,寧淮優質稻米保供基地面積達62萬畝,完成任務的125%。兩地的糧食產銷合作層次不斷提升,并以優質企業為抓手,構建起高效應急保供體系。21家淮安糧食加工企業、7個縣區購銷公司和市直屬庫,可以確保在應急情況下15天供應南京成品糧3.6萬噸。
《淮安大米系列標準》同日發布,這是全國首個稻米生產全產業鏈團體系列標準,涵蓋大米生產全部環節,從水稻種植環境到生產、加工、原糧、成品糧等都有單獨標準,并在行業內率先規定精碾、適碾的指標要求。
據悉,淮安市糧食局在市質監、農委、食藥、財政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2017年初就開始了“淮安大米”團體系列標準的編制工作,該系列標準包含產地環境要求、稻谷生產技術規程、大米加工技術規范、稻谷、大米5個部分,涵蓋了“淮安大米”種植環境、生產規程、加工規范及倉儲銷售、稻米質量等生產流通全過程。
從口感到口碑、從價格到價值,傳承千年味道的淮安大米品牌正加速崛起。“淮安大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江蘇名牌產品”等殊榮,2017年,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淮安大米”品牌價值評估達38.59億元人民幣,淮安市成為全國第一個“中國稻米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市”,“淮安大米”正逐步成為淮安的新名片。
《淮安大米系列標準》是全國首個發布的稻米生產全產業鏈團體系列標準,對水稻從種植環境到生產、加工、原糧、成品糧全產業鏈重點環節都設置了嚴格標準。在種植環境標準中,對灌溉用水、種植土壤及空氣質量等指標也都作出嚴格規定。涉及安全方面的各類指標都高于相關國家標準,并在行業內率先規定“精碾”、“適碾”指標要求,避免過度加工造成營養流失,更加突出淮安大米亮、香、粘、糯的特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