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
中國銀保監會2日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對理財子公司的準入條件、業務規則、風險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根據辦法,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參照其他資管產品的監管規定,辦法中沒有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
在銷售渠道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辦法規定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參照其他資管產品監管規定,辦法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
非標債權投資限額管理方面,根據理財子公司特點,辦法僅要求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余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風險管理方面,辦法要求理財子公司計提風險準備金,遵守凈資本、流動性管理等相關要求。據了解,銀保監會已著手制定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和流動性管理等配套監管制度。
在風險管理方面,《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包括:
第一,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要求理財子公司按照理財產品管理費收入10%計提風險準備金;
第二,要求理財子公司遵守凈資本、流動性管理等相關要求,具體規則另行制定;
第三,強化風險隔離,加強關聯交易管理,要求理財子公司與其股東和其他關聯方之間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嚴格按照商業化、市場化原則開展業務合作,防止風險傳染、利益輸送和監管套利;
第四,遵守公司治理、業務管理、交易管控、內控審計、人員管理、投資者保護等具體要求。此外,根據“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還需遵守杠桿水平、集中度管理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監管標準。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有利于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培育和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導理財資金以合法、規范形式進入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促進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目前,商業銀行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的時機基本成熟。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商業銀行可以結合戰略規劃和自身條件,按照商業自愿原則,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也可以選擇不新設理財子公司,而是將理財業務整合到已開展資管業務的其他附屬機構。商業銀行通過子公司展業后,銀行自身不再開展理財業務(繼續處置存量理財產品除外)。同時,理財子公司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效防范經營風險向母行傳染。
華寶證券研報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設立所需花費的時間上,預計短則半年,長則一年多時間。
報告分析,根據規定先是提交籌建申請,銀保監會在4個月內做出批準。若是批準通過,需要6個月內籌建完畢。籌建結束后可提交開業申請,銀保監會在2個月內做出核準。收到核準文件后,辦理工商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領取營業執照后需要在6個月內開業。因而總結來看,未來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完成預計短則需要半年,長則一年多時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