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再推廣一批促進創新的改革舉措,更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廣一批促進創新的改革舉措,更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有效保護產權,有力打擊侵權;通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草案)》。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京津冀、上海、廣東等8個區域對促進創新的改革舉措開展了先行先試。去年第一批13項改革舉措已推向全國。會議決定,再將新一批23項改革舉措向更大范圍復制推廣,更大力度激活創新資源、激勵創新活動,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其中,在全國推廣的主要包括:一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允許轉制院所和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技術股+現金股”形式持有股權。引入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成果轉化。二是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為中小科技企業包括輕資產、未盈利企業開拓融資渠道。推動政府股權基金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創業創新團隊可約定按投資本金和同期商業貸款利息,回購政府投資基金所持股權。三是完善科研管理。推動國有科研儀器設備以市場化方式運營,實現開放共享。建立創新決策容錯機制。同時,將原先在個別區域試點的3項改革舉措,推廣到先行先試的全部8個區域,包括賦予科研人員一定比例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置科技創新專板、允許地方高校自主開展人才引進和職稱評審。
會議要求加強對改革舉措跟蹤評估,總結經驗,深化改革,更大發揮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此次政策明確問題導向,努力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窘況。”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郭劍表示,一是更重視創新激勵機制的落地。二是更重視技術經理人和專業化團隊的重要性。三是更重視協同創新的實際效果。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表示,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試點地區總結出的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將是今后需要全國推廣、進一步改進的方向。
“及時總結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幅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從而為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宋瑞禮表示。
會議通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草案)》,突出重點領域、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置,規定了應急救援預案制修訂、救援隊伍建設等要求。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