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發展產業金融,加強用地保障,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培育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五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目的就是要通過加快建設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結構調整,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引領支撐我省產業向價值鏈更高環節攀升,構建起四川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那么,什么是“5+1”現代產業體系呢?“5+1”現代產業體系就是指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體的產業體系。
“1”就是數字經濟。陳新有表示,目前,我省數字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并且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字經濟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融合性,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具有新動能導入、新優勢培育的強大功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下一步將建立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機制,圍繞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智慧社會建設目標,加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以數據流引領集聚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提升大數據產業能級,形成數據驅動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示范區。
2017年,四川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和能源化工五個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8146億元、6821億元、7672億元、5762億元和5904億元,占全部工業比重超過70%。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四川將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確定為全省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根據此次出臺的意見,四川的目標是,到2022年,前述五個產業的規模分別達到1.7萬億元、1.2萬億元、1.4萬億元、1.1萬億元和1萬億元。同時,2018年至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22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部工業比重超過25%,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率超過6.5%。
為此,四川從要素保障、市場開拓、開放合作、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推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如四川將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金融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工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對企業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產品研制和應用支持力度。
四川還將推進“專線供電”“直供電”試點,建設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實施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障費率、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等各項惠企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企業獲得感;進一步降低用地成本,允許市(州)在國家和省規定的稅額幅度內調整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等。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