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廣州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措施》
近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通知。
該措施指出,到2022年,廣州市將爭取納入國家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建設國內先進的晶圓生產線,引進一批、培育一批、壯大一批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分析以及深耕智能傳感器系統方案的企業,爭取打造出千億級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若干措施》從芯片制造、芯片設計、封裝測試、配套產業、創新能力、產業協同與人才引進等七項主要任務著手,積極對接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組織實施“強芯”工程。下面我們來看看主要任務的具體內容。
芯片制造提升工程: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優勢,深化穗臺、穗港澳等集成電路產業合作,面向5G(第五代移動通信)、物聯網、高端裝備、汽車電子、智能終端、軌道交通、金融、電力等產業,重點在智能傳感器、功率半導體、邏輯、光電器件、混合信號、射頻電路等領域,大力引進國內外骨干企業布局建設2-3條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支持建設第三代半導體生產線,盡快形成產能規模。以生產線建設帶動關鍵裝備和材料配套發展,建立起以芯片制造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圈。
芯片設計躍升工程:集聚公共服務機構、優勢骨干企業、社會力量等資源,打造國家級芯火雙創基地(平臺)。支持具有產業優勢的新型顯示、北斗衛星導航、數字多媒體、電源驅動、超高速無線局域網、人工智能、應用處理器、生物醫用電子、移動通信等領域企業開展芯片研發。圍繞5G、新能源汽車、移動智能終端、存儲器、光電、照明、智能傳感器、物聯網等應用領域,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集成電路設計龍頭企業。發揮應用企業的需求牽引作用,引導應用企業培育發展本土供應商。
封裝測試強鏈工程:加快推動大功率器件、電源管理、智能傳感器、基板等領域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產業上規模、上水平。發展器件級、晶圓級MEMS(微機電系統)封裝和系統級測試技術。引導本地企業通過業務并購、增資擴產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大力引進國內外龍頭封裝和測試企業,完善封裝測試產業鏈配套。加強系統級封裝、芯片級封裝、圓片級封裝、半導體器件級封裝等領域技術研發和創新,培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封裝基板制造企業,鼓勵封裝測試企業向產業鏈的設計環節延伸。
配套產業補鏈工程:爭取在硅晶圓、光刻膠、拋光液、濺射靶材、金屬絲線、清洗液、中高端電子化學品等專用原材料領域培育和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引進和培育發展涂布機、電漿蝕刻、熱加工、晶片沉積、清洗系統、劃片機、上芯機等裝備制造業,爭取在制程設備、量測設備等領域引進骨干企業。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半導體檢測認證、試驗分析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升產品良率和品質。
創新能力突破工程:支持企業牽頭建設集成電路制造業創新中心,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物聯網、消費電子和智能制造等應用領域,突破敏感材料、關鍵工藝、軟件算法、測試分析等發展瓶頸。積極布局以MEMS和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型智能傳感器研發,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成果,培養一批復合型創新人才骨干,推動各類型集成電路研發應用。
產業協同發展工程: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布局,打造“一核、一基、多園區”的產業格局。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為核心,大力引進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園,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戰略突破,成為全國重要的產業集聚區。推進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建設。發揮天河、海珠、越秀、白云、荔灣等中心區域產業優勢,推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聚發展。鼓勵番禺、南沙、花都、增城、從化等區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基礎和特色,加快集成電路相關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推進集成電路行業創新應用。
人才引進培育工程:強化人才引進機制,引進一批國內外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高端研發人才、海歸高端人才、工程技術人才等。符合引進條件的外籍人士優先辦理綠卡。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集成電路實踐教學基地。大力培養培訓集成電路領域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
此外,《若干政策》還指出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平臺給予相應的補助和獎勵。
其中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項目,按不高于項目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對于新引進的集成電路總部企業,連續3年每年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等不同檔次的獎勵。對總部企業并購重組國內外上市公司并將其遷回廣州市的,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并購重組獎勵。
對新設立的實繳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以及智能傳感器企業,按不高于企業實繳資本的1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新設立的實繳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的集成電路制造、封測類企業,按照不高于企業落戶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推進芯火雙創基地(平臺)建設,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的芯火雙創基地(平臺),給予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在廣州市內租用生產或研發場地、且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集成電路企業,按不超過其租賃辦公場地實際租金的3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