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推動支持民營企業安全發展八條措施》,助力民營企業加快安全技術創新升級
據新華社報道,強化對民營企業安全生產的精準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加快安全技術創新升級……3日從浙江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浙江近日發布《推動支持民營企業安全發展八條措施》。
全文如下:
一、強化對民營企業安全生產的精準服務。堅定對民營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障,立足職能,全面梳理掌握民營企業安全生產需求和問題,深入開展由屬地廳、局長帶隊,全系統應急管理干部、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專家組團服務的活動,為民營企業提供安全技術和管理、安全文化、安全培訓等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全力支持浙江自貿區“綠色石化基地”建設,為項目提供專項安全保障服務。
二、助力民營企業加快安全技術創新升級。全力推動搭建大中型民營企業與國際先進安全水平企業的交流平臺特別是推進管理理念和技術的對接。2019年底前,全省建成10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民營企業安全風險工程實驗室;2020年6月前,培育完成全省首批化工安全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三、深化改革讓民營企業辦事享受更多政務便利。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納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推行“無差別全科受理”,企業投資項目辦事事項全面應用2.0版統一審批平臺并實現四個100%;“最多跑一次”事項100%全覆蓋基礎上,2018年底前礦山安全生產行政許可證辦事事項實現“零上門”,并逐步推廣到其他辦事事項;2019年1月起,將“小微項目”的消防審批承諾備案制范圍擴大至1500平方米以下的非人員密集場所及不需要設置自動消防設施的所有丙、丁、戊類廠房和倉庫。探索消防部門根據施工圖審查機構出具的審查合格報告和其他必要資料直接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中予以確認,不再另行出具形式審查意見書。
四、大力推進民營企業共建共享社會化服務??偨Y互助管理聯盟模式經驗,鼓勵支持建立行業片組互助、園區協作自治、“保險+服務”、政府購買服務等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方式,提升安全生產共治水平;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共建應急救援基地或專業救援隊伍,并納入應急救援建設規劃,實現共建共享,計劃三年內新增5支具有全國較高水平的專業社會救援隊伍;積極推進專業化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建設,至2019年底全省20個重點化工園區縣基本實現專業化第三方技術服務全覆蓋。
五、確保民營企業享受市場平等權利。應急管理領域所有市場準入、行政審批事項確保民營企業與其他市場主體權利、機會、規則平等,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應急救援基地及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規劃布點、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建設,在項目安排和資金補助上一律平等。推動涉企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稅費優惠政策真正落實。進一步深化消防職業技能“免培鑒定”改革,企業在作出人員已從事相關見習工作1年以上的書面承諾后,可直接參加消防職業技能鑒定。
六、全面推行一體化、聯合執法檢查機制。采用“雙隨機、一公開”方式科學制定并實施年度執法計劃,避免選擇性監管執法;推行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一體化監督檢查,避免重復檢查;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一次到位機制,實現相關部門就同類事項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避免多頭執法。積極推進數字應急,2019年6月底前,基本實現危險化學品行業領域線上風險監測預警與線下靶向執法檢查的全覆蓋。
七、依法避免執法過程簡單化和執行政策“一刀切”。除政府和上級部門特別部署要求外,應急管理部門對重大活動安保工作做到“三不一少”,即不停工、不停產、不放假、少干擾。原則上不得采用“一家企業發生事故、同類其他企業停產整改”簡單化處理方式;對構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責令停產整改的,整改單位已按照法定程序、方式和要求等完成整改的,不得以停產整改期限未滿為由拒絕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活動;謹慎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對依法采用非強制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原則上不予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特別是要減少一般事故調查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對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且影響較小的事故企業,在保證安全和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前提下,不得影響事故企業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其他廠區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發生一般火災事故,采取合理有限封閉火災現場措施,并隨事故調查進程逐步縮小范圍或部分解封、解封火災現場,火災事故調查認定期限從規定的30日壓縮至20日,支持企業及時恢復生產。
八、創新探索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2019年初制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信用管理的規范性要求,在6月底前推進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信用等級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辦法,并將信用等級評定結果推送公共信用管理平臺,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推進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的機制。2019年組織培育一批守信“紅名單”民營企業,懲處嚴重失信“黑名單”企業,激勵民營企業安全生產守信行為,發揮示范導向作用,推動形成褒獎誠信企業、懲處失信企業的社會氛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