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融合應用多媒體、傳感器、新型顯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多領域技術,能夠拓展人類感知能力,改變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給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生活等領域帶來深刻影響。為加快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應用創新,培育信息產業新增長點和新動能,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背景情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2018世界VR產業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虛擬現實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拓展了人類感知能力,改變了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高度重視,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虛擬現實產業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將撬動上萬億元的新興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同時,虛擬現實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行業信息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自2014年以來,虛擬現實開始進入消費級市場,國際IT巨頭紛紛布局,引發全球范圍內發展熱潮。我國產業界迅速跟進,創新創業非常活躍,硬件制造、內容應用開發以及業務體驗推廣等產業鏈各環節快速發展,正在成為全球虛擬現實產業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當前,全球虛擬現實產業正從起步培育期向快速發展期邁進,我國既面臨同步參與國際技術產業創新的難得機遇,但也存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內容與服務較為匱乏、創新支撐體系不健全、應用生態不完善等問題,低端化、無序化發展苗頭初步顯現。因此,有必要制定《指導意見》,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促進虛擬現實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推進措施三部分。
(一)關于總體要求。《指導意見》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將“加強技術產品研發”和“豐富內容服務供給”作為抓手,將“優化發展環境”、“建立標準規范”和“強化公共服務”作為支撐,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指導意見》分2020年和2025年兩個階段提出了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立比較健全的虛擬現實產業鏈條,到2025年使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球前列。
(二)關于重點任務。《指導意見》從核心技術、產品供給、行業應用、平臺建設、標準構建和安全保障等6大方面提出了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重點任務。包括突破近眼顯示技術、感知交互技術、渲染處理技術和內容制作技術等4類關鍵核心技術,豐富整機設備、感知交互設備、內容采集制作設備、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和分發平臺等6類產品有效供給,推進虛擬現實技術產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5類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建設共性技術創新、創新創業孵化、行業交流對接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標準規范體系建設、重點標準研制、檢測認證等工作,加強虛擬現實系統平臺安全防護以及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
(三)關于推進措施。發展虛擬現實產業,關鍵在于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并將政策支持重點放在補齊產業發展短板上。《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從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作用、示范應用推廣、產業發展基地、產業品牌打造、專業人才培養、行業組織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等8個方面提出了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著力方向。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