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推進傳感產業園的建設,已經在智能傳感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
智能加油機自動識別車牌、“刷臉付款”,擦窗機器人高效便捷,更有可以與人“對答如流”、集多種傳感器于一身的小可愛機器人……傳感器產業正迅速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不久,首屆世界傳感器大會“花落”鄭州,這與鄭州的產業優勢分不開。經過多年的發展,鄭州市在智能傳感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形成了涵蓋氣體、氣象、農業、電力、環境檢測等多門類傳感器產業鏈,具備了批量生產能力,涌現出了以漢威科技(300007)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鄭州中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云翻譯平臺的智能翻譯手表,鄭州邦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具備邊框精準探測、智能路徑規劃、原點記憶功能的擦窗機器人,新開普(300248)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人臉識別平板終端……來自鄭州的10家特裝企業、24家標準企業的新型傳感器、智能傳感器的最新成果及系統集成應用,集中展示了智能傳感器產業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場景。
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姚五洲介紹,傳感器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之一,是智慧產業最前端的關鍵性技術和技術性產業,精準的感知、數字化的感知是智慧化的前提。“目前,鄭州高新區集聚了漢威科技、新天、光力等一批優秀傳感器企業,并且在北斗定位授時、5G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集聚了重要資源,具備大力發展傳感器技術與系統產業的良好生態。”姚五洲告訴記者。
“傳感器技術是人們走向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說。
尤政認為,鄭州要把傳感器產業作為支柱產業,首先要從人才上著手,形成良好的本土人才環境,同時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落戶鄭州;其次要在研發環境上下功夫,建成傳感器制造、測試的公共服務平臺。人才和服務平臺一起構成“創新鏈”。
鄭州要發展傳感器產業,還要注意與地域優勢相結合,構成“產業鏈”。尤政說:“要把產業梳理一下,把本地產業所需傳感器首先變成自主可控的市場。傳感器有了市場空間,形成‘產業鏈’,就能促進技術更新,就能帶動企業發展。”
“以傳感器為紐帶,建一個傳感器研發與生產基地,這充分展示了鄭州的魄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姚建銓表示,以首屆世界傳感器大會為契機,鄭州一定能整合研發資源、促進構建產學研一體的研發基地和產業鏈。
“傳感器是一個細分度十分高的市場,沒有哪家企業可以做到一家獨大。鄭州如果能在細分市場里培養一批隱形冠軍,那么不僅可以做大鄭州市整個傳感器產業,而且對于中國傳感器事業也是很大的推動。”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認為,在發展傳感器產業方面,鄭州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目前已經有漢威等一批領軍企業,有著相當成熟技術積累,未來非常有希望做大做強。
記者了解到,鄭州高新區初步確定了“一核一谷”“兩園六點”空間布局,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作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平方公里至5平方公里的千億元級智能傳感器組團,打造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完善的行業生態圈。
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說,在新一輪發展中,高新區明確了“聚焦智慧產業、建設智慧社會”的主攻方向,確立了2025年建成千億元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奮斗目標。“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我們深刻分析了行業產業發展趨勢,結合高新區自身基礎,決定將傳感器作為智慧產業的支柱產業來發展。”王新亭表示。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