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構筑“一芯兩帶三區”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體系
構筑“一芯兩帶三區”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體系,推動集成電路、數字、生物等十大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極。
在位于湖北武漢的華工正源公司車間里,工人們忙碌地組裝器件,一個個光模塊在生產線上通過測試。
“一邊生產,一邊安裝調試新的生產線。”在千里之外的十堰,東風康明斯排放處理系統有限公司市場部主管宋文豪告訴記者,新生產線明年投產。屆時,該公司年產能將達54萬套,年產值超過45億元,是全球最大的柴油發動機后處理制造企業。
優化區域戰略布局、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強健產業發展筋骨,湖北正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邁向高質量發展。
優布局 “一芯兩帶三區”
走進位于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存儲器基地,一派忙碌景象。該基地項目實現了中國集成電路存儲器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正在研發制造高水平存儲芯片。
“該芯片將填補我國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在武漢光谷國家存儲器基地,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長高啟全指著展板說,我國首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實現量產。
去年底,湖北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勾畫出以“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我們要遵循“區域平衡、城鄉融合、產業協同、特色分工”的原則,通過產業科學布局,著重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融合、不協調、不互補問題。
“一芯驅動”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湖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章新國分析,此“芯”有三層含義,產業之“芯”,區域之“心”,動能之“新”。
湖北將依托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培育“芯”產業集群。
強化武漢“主中心”地位和襄陽、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地位,提升武漢城市圈和其他城市群功能,發展壯大更多新的區域增長極,加快形成中心帶動、多極支撐的“心”引擎。
如今,武漢與周邊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等市交通、產業一體化步伐加快推進,合作共建的產業園超過20余家。
以武漢光谷生物城為“火車頭”,湖北生物產業版圖由武漢一枝獨秀,演化為“1+8”多點支撐。在荊楚大地上,宜昌、荊門、十堰等8個區域性生物產業園相繼破繭而出。
“一芯驅動”,關鍵在創新,成效在輸出。這些“溢出效應”,猶如燎原星火,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兩帶支撐”,則是以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為依托,以沿線重要城鎮為節點,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
“三區協同”,瞄準國家綠色發展、鄉村振興、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等重大戰略,在“多極支撐”區域發展布局中形成產業聯動優勢。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堅持以“綠”為本,打造全省綠色發展增長極;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堅持以“農”為基,打造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堅持以“轉”為要,打造全省轉型發展增長極。
“‘一芯’是龍頭,起引領作用;‘兩帶’是兩根臺柱子,是湖北發展的主動脈、主骨架;‘三區’是延伸,起到重要的聯動作用。”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表示,“一芯兩帶三區”構成了湖北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體系。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