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利好下國內通航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在政策的利好下,國內通航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近日,在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2019年京交會”)上,巴西亞洲商務文化交流中心總裁支緯中表示,希望借由2019年京交會,促進中國與巴西及南美地區的經濟貿易、文化、體育、農業、科技等方面的雙向投資。經由煙臺市委組織部牽線,將在膠州市打造“中巴通用航空產業園”,引進巴西通航飛機制造、仿真機制造、飛行培訓、飛行旅游、航空小鎮。事實上,通航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各路資本入局,加之國家政策利好,通航產業園、航空小鎮等項目頻頻落地。業內認為,航空產業可以帶動地區科學技術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不過,目前通航產業園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而引進外資也成為一種可行的發展渠道。
作為新興戰略產業,近年來民航局、交通部、工信部等針對通航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早在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發展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通用航空企業,國產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機隊中的比例明顯提高,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另據去年發布的《關于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簡化、放寬非載客類企業準入條件;分類培育通航示范企業;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通航市場競爭。
政策利好下,國內通航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已有116個縣級以上城市在建或計劃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數量超過170個,總投資超過1.5萬億元。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廣西、江蘇、江西、河北、河南、浙江等多個省市均有相關項目逐步落地。
此外,隨著我國通航產業發展不斷推進和低空領域的逐步開放,各地規劃建設的航空小鎮不斷涌現,“低空經濟”成為市場的新熱點。廣東珠海市的三灶航空小鎮,擁有珠海機場、建有航空產業園,已初步形成包括通用飛機制造、私人飛機運營保障、飛行培訓、維修等業務在內的通航產業鏈;浙江杭州的建德航空小鎮早在2006年就已投入使用,以基本覆蓋在機場空域之下的千島湖國家5A級景區為核心,初步形成了擁有飛行員私(商)照培訓、空中巡線、空中救援訓練、航空護林、空中游覽、飛機維修等業務的通航產業集聚。
對于合資建設通航產業園,支緯中表示,巴西亞洲商務文化交流中心大力支持中國政府“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中國企業和中國文化、經濟以及科研機構“走出去”,將國外資金、先進科技和優質資源“引進來”。
航空專家王疆民認為, 通航產業目前雖然呈現較快的發展態勢,但整體來說還處于初步階段,更多資本傾向于客運、貨運投資。通航產業園需要制造和配置小型航空運動飛行產品和體驗飛行產品,對投資成本、技術配備、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且通航產業園在研究方面,也需要更多的資源支撐。巴西的航空工業是發達產業,中巴合作在山東落地通航產業園,引入航空工業技術與資源,發展起點就會比較高。目前,國家對于民航給予很多支持,中國通航市場潛力大,也有高需求,引進外資建設通航產業園,是一個可行的發展渠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