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輻射帶動、各市爭相布局,武漢都市圈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政策解讀 2023-05-11 09:37:50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鄂州葛店經開區現有醫藥企業126家,醫藥產業鏈穩固。黃石規模以上醫藥生產企業達22家,擁有藥品批準文號382個。黃岡藥食材種植面積175萬畝,形成以中藥材和健康食品為基礎、以醫藥生產加工為支撐、以文旅康養為融合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孝感堅持“孝感天下、情潤山水”的城市形象定位,著力打造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咸寧有大健康產業各類市場主體10.52萬戶,總體規模達672億元。
在武漢光谷生物城的輻射帶動下,武漢都市圈大健康產業正蓬勃發展。
武漢:
光谷生物城競爭力位列全國第四
4月7日,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漢開幕,27個大健康產業項目現場簽約,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文旅康養等方面,總金額526.75億元。
其中,武漢光谷產業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8億元,建設腦科學、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科學等領域,建立光谷前沿生物技術產業生產基地。據武漢光谷產業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樂介紹,這是光谷生物城近年來投資項目規模最大的一個園區,聚焦于生物產業的未來發展,是生物產業的補鏈、強鏈。
光谷生物城擁有中部地區生物產業影響力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產業體系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集群,聚集生命健康企業3000余家。“2022年中國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顯示,光谷生物城排名位列全國第四。
除了光谷生物城,硚口區也是武漢市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區域。位于硚口區古田二路江灣國際中心的中國技術交易所(湖北)醫療技術轉化中心,2022年累計收集679項創新轉化項目,其中86個項目進行孵化服務,參與26個項目投資,項目投資額達9000萬余元,完成知識產權交易過1億元。近年來,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硚口從理論到實踐、從設計到臨床、從技術到交易、從理念到產品、從生產到銷售,構建形成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截至2022年,硚口已集聚各類醫療健康服務機構、企業、實體4600余家,實現輝瑞制藥、拜爾醫藥等世界500強,遠大醫藥、美年大健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硚口會師”。
鄂州:
“藥谷”品牌聚集126家醫藥企業
4月20日,位于武漢新城葛華片區的湖北麗美藥用包裝有限公司車間內,員工們正在忙著趕訂單。目前,該公司日均生產高端藥用鋁制軟管80萬支,全年訂單充足,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10%以上。
坐擁武漢新城建設的良機,葛店開發區對標光谷生物城投資40億元建設大健康產業園,承接光谷生物城向東溢出的科技創新資源,擴大光谷生物城對葛店“藥谷”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光谷生物城錯位發展,共同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據鄂州市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柳駿介紹,葛店開發區是武漢國家生物基地核心區,國家火炬計劃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基地,擁有“中國藥谷”注冊商標,擁有醫藥企業126家,其中規上企業23家,醫藥產業鏈相當穩固,各企業上下游之間已經具有相關合作。其中,位于葛店的光谷聯合科技城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從武漢引進了武漢立源藥業有限公司等7家大健康企業。
根據《葛店經濟開發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葛店經開區力爭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集約化發展,醫藥企業達到200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培育年產值10億元及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醫藥集團8—10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醫藥企業10—12家,規模以上醫藥企業80家以上。扶持愛民制藥、人福藥業、遠大弘元、康源藥業、科益藥業、綠金子藥業、中有藥業、浩信藥業等現有生物醫藥企業做大做強,爭取5—10家企業上市掛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程,確保虎泉藥業、老鬼生物、華師藥物創新園等項目建成投產。
黃石:
從小漁村誕生3個“全球冠軍”
經過10年發展,位于黃石市陽新縣富池鎮的遠大醫藥富池工業園,讓一個小漁村誕生了3個“全球冠軍”——全球第一的牛磺酸生產企業、全球第一的甲硝唑和安乃近的原料生產企業、全球第一的小品種氨基酸生產企業,每家企業出口創匯都在5000萬美元左右。
這是遠大醫藥布局武漢都市圈的重要發展成果。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遠大醫藥再次追加投資,在武漢、仙桃和陽新分別建立科技中心、綜合醫藥產業園及原料藥生產基地。其中,陽新原料藥生產基地建成后,年產值預計將達80億元。
黃石市生物醫藥產業起步于1956年,目前規模以上醫藥生產企業22家,擁有醫藥中間體、原料藥、中成藥及中藥配方顆粒、化學藥制劑、衛生材料、醫療器械6大門類和丸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顆粒劑等20多種劑型。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從業人員1萬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擁有藥品批準文號382個,每年均有新產品獲得國家批準生產上市。
除了遠大醫藥的產品95%出口海外,黃石世星藥業的非甾體抗炎藥右酮洛芬氨丁三醇系國內獨家生產,占據國際市場85%的份額。
今年3月底,為了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深化供應鏈協同聯動,黃石市出臺了《關于扶持黃石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研發和創新、營銷、產業化、人才落地等五方面真金白銀對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進行政策支持。
黃岡:
全市藥食材種植面積175萬畝
黃岡市蘄春縣是《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故里,《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種藥材,蘄春境內就有700余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蘄艾。
數據顯示,蘄春目前有蘄艾企業2000余家,形成以艾艾貼、李時珍醫藥集團等7家行業領軍企業為龍頭的蘄艾產業集群,擁有李時珍中藥材專業市場、全國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世界道地中藥材及飲片電子交易服務蘄艾平臺。2021年,蘄艾產值達80.88億元。
近年來,黃岡市大健康產業保持穩步發展態勢,基本形成以中藥材和健康食品為基礎、以醫藥生產加工為支撐、以文旅康養為融合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全市藥食材種植面積175萬畝,總產量達40萬噸;中醫康養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共創建2個國家級、33個省級、50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立文化旅游產業鏈鏈長制,統籌謀劃以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鏈發展布局;新增大健康商貿企業60家,其中電商企業30家。
孝感: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
4月7日,位于應城市長江埠賽孚工業園區的華博醫藥項目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在進行廠區基礎建設。當日,應城市長江埠街道辦事處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開幕式上,成功簽約華博年產7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計劃投資6億元,建設廠房、車間等設施,規劃項目用地130畝,主要生產瑞舒伐他汀中間體、西洛他唑中間體、莫西沙星中間體等產品。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超8億元,實現利稅過億元。
近年來,孝感市堅持“孝感天下、情潤山水”的城市形象定位,充分發揮孝文化品牌特色,加強孝文化交流傳播,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以“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為目標,孝感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抓住孝漢一體化發展機遇,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打造健康宜居城市。
《孝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35年,孝感將基本建成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
咸寧:
大健康產業總體規模達672億元
4月20日上午,黃萍早早來到位于羊樓洞的茶葉店,迎接游客前來品茶購物。9年前,她在羊樓洞開起了這家店,游客在景區游玩累了,可以進店歇歇腳,順便品嘗現煮的青磚茶。
隨著羊樓洞旅游越來越火,赤壁青磚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她的茶葉生意也越做越旺。“現在臨近‘五一’,游客多了起來,我每天的營業額都有幾千元。”黃萍說,很多顧客買茶后,還會加她微信回購,讓赤壁青磚茶從羊樓洞走向全國各地。
截至2022年底,赤壁市茶葉種植面積達16.5萬畝,總產量7.1萬噸,產值60億元。茶旅融合發展收入達27億元,全產業鏈產值162.68億元,累計帶動就業3.5萬人,讓5000多戶茶農增收致富。
赤壁青磚茶、咸安桂花、崇陽黃精、通城油茶……近年來,咸寧立足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定位,深耕“醫、藥、養、健、護、游”,以把大健康“產品做好、市場做大、品牌做響”為目標,培育壯大千億元大健康產業樹。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大健康產業各類市場主體10.52萬戶。2022年,咸寧市大健康產業總體規模達672億元,實現增加值162億元,占GDP比重的9%。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編輯:王戎飛】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在武漢光谷生物城的輻射帶動下,武漢都市圈大健康產業正蓬勃發展。
武漢:
光谷生物城競爭力位列全國第四
4月7日,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漢開幕,27個大健康產業項目現場簽約,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文旅康養等方面,總金額526.75億元。
其中,武漢光谷產業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8億元,建設腦科學、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科學等領域,建立光谷前沿生物技術產業生產基地。據武漢光谷產業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樂介紹,這是光谷生物城近年來投資項目規模最大的一個園區,聚焦于生物產業的未來發展,是生物產業的補鏈、強鏈。
光谷生物城擁有中部地區生物產業影響力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產業體系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集群,聚集生命健康企業3000余家。“2022年中國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顯示,光谷生物城排名位列全國第四。
除了光谷生物城,硚口區也是武漢市大健康產業的重要區域。位于硚口區古田二路江灣國際中心的中國技術交易所(湖北)醫療技術轉化中心,2022年累計收集679項創新轉化項目,其中86個項目進行孵化服務,參與26個項目投資,項目投資額達9000萬余元,完成知識產權交易過1億元。近年來,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硚口從理論到實踐、從設計到臨床、從技術到交易、從理念到產品、從生產到銷售,構建形成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截至2022年,硚口已集聚各類醫療健康服務機構、企業、實體4600余家,實現輝瑞制藥、拜爾醫藥等世界500強,遠大醫藥、美年大健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硚口會師”。
鄂州:
“藥谷”品牌聚集126家醫藥企業
4月20日,位于武漢新城葛華片區的湖北麗美藥用包裝有限公司車間內,員工們正在忙著趕訂單。目前,該公司日均生產高端藥用鋁制軟管80萬支,全年訂單充足,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10%以上。
坐擁武漢新城建設的良機,葛店開發區對標光谷生物城投資40億元建設大健康產業園,承接光谷生物城向東溢出的科技創新資源,擴大光谷生物城對葛店“藥谷”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光谷生物城錯位發展,共同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據鄂州市醫藥行業協會秘書長柳駿介紹,葛店開發區是武漢國家生物基地核心區,國家火炬計劃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基地,擁有“中國藥谷”注冊商標,擁有醫藥企業126家,其中規上企業23家,醫藥產業鏈相當穩固,各企業上下游之間已經具有相關合作。其中,位于葛店的光谷聯合科技城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從武漢引進了武漢立源藥業有限公司等7家大健康企業。
根據《葛店經濟開發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葛店經開區力爭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集約化發展,醫藥企業達到200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培育年產值10億元及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醫藥集團8—10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醫藥企業10—12家,規模以上醫藥企業80家以上。扶持愛民制藥、人福藥業、遠大弘元、康源藥業、科益藥業、綠金子藥業、中有藥業、浩信藥業等現有生物醫藥企業做大做強,爭取5—10家企業上市掛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程,確保虎泉藥業、老鬼生物、華師藥物創新園等項目建成投產。
黃石:
從小漁村誕生3個“全球冠軍”
經過10年發展,位于黃石市陽新縣富池鎮的遠大醫藥富池工業園,讓一個小漁村誕生了3個“全球冠軍”——全球第一的牛磺酸生產企業、全球第一的甲硝唑和安乃近的原料生產企業、全球第一的小品種氨基酸生產企業,每家企業出口創匯都在5000萬美元左右。
這是遠大醫藥布局武漢都市圈的重要發展成果。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遠大醫藥再次追加投資,在武漢、仙桃和陽新分別建立科技中心、綜合醫藥產業園及原料藥生產基地。其中,陽新原料藥生產基地建成后,年產值預計將達80億元。
黃石市生物醫藥產業起步于1956年,目前規模以上醫藥生產企業22家,擁有醫藥中間體、原料藥、中成藥及中藥配方顆粒、化學藥制劑、衛生材料、醫療器械6大門類和丸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顆粒劑等20多種劑型。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從業人員1萬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擁有藥品批準文號382個,每年均有新產品獲得國家批準生產上市。
除了遠大醫藥的產品95%出口海外,黃石世星藥業的非甾體抗炎藥右酮洛芬氨丁三醇系國內獨家生產,占據國際市場85%的份額。
今年3月底,為了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深化供應鏈協同聯動,黃石市出臺了《關于扶持黃石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研發和創新、營銷、產業化、人才落地等五方面真金白銀對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進行政策支持。
黃岡:
全市藥食材種植面積175萬畝
黃岡市蘄春縣是《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故里,《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種藥材,蘄春境內就有700余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蘄艾。
數據顯示,蘄春目前有蘄艾企業2000余家,形成以艾艾貼、李時珍醫藥集團等7家行業領軍企業為龍頭的蘄艾產業集群,擁有李時珍中藥材專業市場、全國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世界道地中藥材及飲片電子交易服務蘄艾平臺。2021年,蘄艾產值達80.88億元。
近年來,黃岡市大健康產業保持穩步發展態勢,基本形成以中藥材和健康食品為基礎、以醫藥生產加工為支撐、以文旅康養為融合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全市藥食材種植面積175萬畝,總產量達40萬噸;中醫康養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共創建2個國家級、33個省級、50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立文化旅游產業鏈鏈長制,統籌謀劃以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鏈發展布局;新增大健康商貿企業60家,其中電商企業30家。
孝感: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
4月7日,位于應城市長江埠賽孚工業園區的華博醫藥項目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在進行廠區基礎建設。當日,應城市長江埠街道辦事處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開幕式上,成功簽約華博年產7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計劃投資6億元,建設廠房、車間等設施,規劃項目用地130畝,主要生產瑞舒伐他汀中間體、西洛他唑中間體、莫西沙星中間體等產品。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超8億元,實現利稅過億元。
近年來,孝感市堅持“孝感天下、情潤山水”的城市形象定位,充分發揮孝文化品牌特色,加強孝文化交流傳播,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以“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為目標,孝感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抓住孝漢一體化發展機遇,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打造健康宜居城市。
《孝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35年,孝感將基本建成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
咸寧:
大健康產業總體規模達672億元
4月20日上午,黃萍早早來到位于羊樓洞的茶葉店,迎接游客前來品茶購物。9年前,她在羊樓洞開起了這家店,游客在景區游玩累了,可以進店歇歇腳,順便品嘗現煮的青磚茶。
隨著羊樓洞旅游越來越火,赤壁青磚茶的名氣越來越大,她的茶葉生意也越做越旺。“現在臨近‘五一’,游客多了起來,我每天的營業額都有幾千元。”黃萍說,很多顧客買茶后,還會加她微信回購,讓赤壁青磚茶從羊樓洞走向全國各地。
截至2022年底,赤壁市茶葉種植面積達16.5萬畝,總產量7.1萬噸,產值60億元。茶旅融合發展收入達27億元,全產業鏈產值162.68億元,累計帶動就業3.5萬人,讓5000多戶茶農增收致富。
赤壁青磚茶、咸安桂花、崇陽黃精、通城油茶……近年來,咸寧立足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定位,深耕“醫、藥、養、健、護、游”,以把大健康“產品做好、市場做大、品牌做響”為目標,培育壯大千億元大健康產業樹。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大健康產業各類市場主體10.52萬戶。2022年,咸寧市大健康產業總體規模達672億元,實現增加值162億元,占GDP比重的9%。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編輯:王戎飛】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