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在全省首批創建了大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2018年6月25日,大連優質特色農產品北京宣傳推介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舉行。當前大連市已擁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87個,全國100個水產品品牌,大連占有其中的十分之一。同時,大連擁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4家。其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綜合水平,位列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的第4位,都市現代農業強市建設穩步推進。
一、特色加高端 雙引擎驅動提質增效
近年來,大連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的《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大連市以特色優質農產品開發為主攻方向,不斷推動漁業、水果、蔬菜、畜牧、花卉五大優勢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特色、高端已經成為大連都市農業提質增效的雙引擎。
截至目前,大連市已建成市級以上水產品健康養殖場109個、標準化果菜精品園214個、標準化畜牧養殖場1403個、特色花卉生產園50個,建成全國最大的海參、扇貝、鮑魚和大櫻桃、藍莓、蛋雞生產基地。全市農產品“三品”有效認證總數達到1052個,“三品”生產面積占全市耕地及果樹面積的68%,登記(注冊)地理標志農產品87個。全市優勢農產品集聚化率達到92%以上,每公頃土地產出效益達到14萬元以上,五大優勢產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的90%。
二、規模經營 引領都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規模經營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打造大連都市現代農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土地規?;膯栴}。
近年來,大連市持續推動農村土地向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夯實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基礎。目前,50畝以上規模經營主體數量達到1601個,規模化經營占比達到36%以上。其中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率達到88%,位居遼寧省首位。
在規模化經營引領下,大連市在全省首批創建了大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了瓦房店市和莊河市2個國家縣級農業示范區、金普新區和旅順口區2個國家縣級農業科技園區,培育了鄉鎮級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95個。其中,鄉鎮級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面積達到21萬畝,投資達到15億元以上,輻射帶動面積達到230萬畝以上,示范引領了都市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三、從產得好到賣得好 品牌建設產生新動能
近年來,大連市圍繞“都市農業、品質大連”的發展目標,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質強農”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等方式,以市場為導向,由產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重點推出一批大連農業品牌。
今年,大連首先將水果區域公共品牌計劃提上日程,以大連大櫻桃、大連蘋果兩個市域范圍農產品地理標志為重點,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生產水平,嚴格準入門檻,強化監管,以質量為聚焦強化地理標志產品底色。今年6月,大連啟動了首批大櫻桃農產品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使用,強化使用單位區域品牌意識。
在練好內功的基礎上,大連持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積極打造區域品牌形象。除了參與中國農交會、沈陽農博會等農業專業展會,大連市政府還通過系列推介活動推動大連優質特色農產品“北上南下”,助力大連優質特色農產品跳出東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實際上,本次大連優質特色農產品北京推介會已是其繼沈陽、哈爾濱之后全國路演的第三站。
據了解,除了今年主推的大櫻桃、蘋果外,大連下一步將繼續組織申報大連油桃、大連藍莓等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實現大櫻桃、藍莓、油桃、草莓、蘋果,大連水果“五朵金花”全部綻放。同時,大連將采用“農產品地理標志+企業商標”雙標識方法管理打造品牌,調動企業用標、創建品牌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真正成為大連閃亮的城市名片。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大連市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必須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科學部署“設施、種苗、精品、外向、生態、循環、休閑、創意”八大農業,高效開發“生產、生活、生態、人文”四大功能,堅持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推進,促進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實現都市型現代農業科學發展新跨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