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切實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7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為醫療檢查檢驗結果的互認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正成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提高醫療效率的重要舉措。
長期以來,患者在不同醫院就診時常被要求重新檢查。《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緊密型醫聯體內的醫療機構實現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200項。推進“醫檢互認”好處多多,不僅可使患者避免重復檢查,節約時間和費用,還有助于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促進醫療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然而,“醫檢互認”在實際落實中面臨諸多挑戰。一是不同醫療機構間的醫療設備、檢查標準、技術水平存在差異,可能影響醫生診斷;二是一些疾病的病情變化具有不可預測性,依據外院的檢查結果進行診斷,容易產生醫療糾紛、責任劃分不明等問題;三是不同醫療機構間數據不能實現完全互通,患者的檢查結果無法順暢共享。
破解“醫檢互認”的難點堵點,需綜合施策。相關部門應加強醫療信息平臺建設,實現檢查檢驗結果的數據化和電子化管理,促進不同醫療機構數據互聯互通。醫療機構需加強技術協作,通過資源下沉、設備共享、人員幫扶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并為醫生提供更多支持與保障,盡力消除其對醫療糾紛的擔憂。
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是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力措施,期待“醫檢互認”落地見效,切實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推動我國整體醫療水平不斷提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