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研發、制造和服務業在北方發展空間巨大

一、項目概況
園區位于北京房山區大石窩鎮,鎮域屬山前暖區,環境優美,北部山巒疊翠,泉流潺潺;南部沃野平疇、土壤豐腴。鎮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京石高速公路 20 公里 ,京源鐵路穿境而過。園區具體位于房山區大石窩鎮南辛莊村北側,一期占地面積約1100畝,總投資15億元。

項目位置圖
二、產業背景
1、政策背景
2003年5月1日,我國開始施行《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明確規定無人機用于民用業務飛行時,須當作通用航空飛機對待。2016年3月11日,為滿足應急救災、森林防火、環境監測、科研實驗等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需求,工信部對無人駕駛航空器使用頻段進行規定,劃出840.5-845MHz 、1430-1444MHz 和2408-2440MHz 頻段用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2016年4月18日,首家獲得民航局批準的無人機云系統U-Cloud(掌上優云)正式上線。無人機生產企業或所有者個人接入這個監管系統之后便于申請飛行計劃,可以一鍵解決飛行計劃的快速報批。
在2015年12月公布的民航局公示2016年通用航空專項資金預算方案中,102家通航公司收到民航局的作業補貼和執照補貼,補貼金額共計2.7657 億元人民幣。目前,在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區,農業無人機已經納入財政補貼范圍。
2、行業背景
中國民用無人機經歷了30 多年的發展,形成以軍工集團下屬單位和科研院所、民營企業為主要市場參與者的新興市場。民用無人機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初創期,蟄伏期和成長期。而在應用方面,民用無人機下游需求非常廣泛,可應用于農業、電力石油、檢災、林業、氣象、國土資源、警用、海洋水利、測繪、城市規劃等多個行業。
我國目前從事無人機行業的單位有300多家,較大規模的有160家左右。2015年中國大陸無人機市場總規模66.6億元人民幣,2016年超過96億元,2018年將超過190億元。民用無人機2015年銷售規模為23.3億元,未來5年將保持60%的復合增長率,2018年將超過80億元人民幣。
三、產業需求分析
1、國內尚未形成完備無人機行業集群
雖然我國無人機企業有數百家,但尚未形成完備的行業集群。目前國內缺乏專業化的無人機產業集聚區,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共生的發展生態。對于國內的企業和用戶,包括消費級無人機的用戶,缺乏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在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空域70%被軍方管控情況下,迫切需要有專用的空域和場所,為無人機的試飛、訓練、比賽和飛行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未來無人機行業空間巨大,但目前行業內人才相對分散、缺乏專業化的創新創業環境等因素導致行業集聚區難以形成。
2、無人機研發、制造和服務業在北方發展空間巨大
由于南方無人機企業大多聚集在深圳(深圳占據了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北方無人機研發、制造和服務企業較為缺乏,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項目所在地北京擁有高端的科研人才和產業環境,具有發展無人機產業的雄厚基礎和優勢條件,園區的建設和規劃將促使北方制造業由粗放型向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四、發展定位
園區以“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為理念,以構建無人機全業務系統和完整的產業鏈為宗旨,通過專業化和市場化手段,整合國內外優勢技術和市場資源形成產業聚集,構建符合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服務體系,形成優勢核心競爭力,最終成為在專業化程度、產業聚集度、服務能力、營收能力和發展潛力等方面國際領先的無人機產業園區。
五、功能布局
園區聚集無人機的研發、制造、倉儲、服務、科普、培訓等服務企業,并為之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平臺,一期規劃六大功能區,包括生產組裝中心(廠區)、研發工作區、企業展示區、科普教育區、辦公區和生活配套區,同時提供包括物業服務、技術服務、電商服務、倉儲物流服務、金融和雙創服務,同時通過平臺提供信息服務、人才服務等互聯網服務。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1、國家政策環境優化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信息化的十三五規劃中,針對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均有明確的指導性規劃和具體的扶持政策,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應用于無人機,大力推進民用無人機的商用化進程。國家發改委關于推進通用航空發展的政策頻繁出臺,并積極開展通航產業試點示范,進一步明確通用航空發展路線圖,確立了“放管結合以‘放’為主”的通航管理改革思路,并于2017年初在華東地區開展無人機研發試飛基地建設試點,探索無人機研發試飛管理,引導無人機有序發展,避免飛行沖突。
2、產業供應鏈較完善
無人機所需要的碳纖維材料、特種塑料、鋰電池、磁性材料等關鍵配件及材料,在深圳、成都等地產業配套齊備,我國擁有無人機發展所需的全產業鏈,可以實現對無人機系統的產品供應鏈的全部自給。國內無人機廠商借助于完善的電子元器件供應鏈與龐大供應商系統的支撐,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和銷售產品,憑借強大的性價比優勢在海外市場搶占市場。
3、飛行文化加大普及
無人機從最初少數航模愛好者的小眾消費品,到目前火熱培訓市場的招牌,再到正式入主部分高校相關專業,航空類院校創辦了無人機研究機構,社會組織開展了各類航拍、無人機設計、無人機競技等比賽活動,無人機產業聯盟、無人機系統標準協會等行業組織相繼成立,各地興起建設無人機文化小鎮、無人機研發制造基地的熱潮,應用無人機已成為社會風尚。
當前,我國無人機產業雖然比較火熱,但是應用范圍有限,商業開發和私人使用的市場呈現無人機用戶“用不了、用不起、用不好”的現象。我國無人機行業面臨著諸多發展障礙,主要是技術開發還不成熟、產業市場尚未完善、監管政策還不健全等因素。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