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跨境電商智慧產業園項目規劃案例
項目名稱
惠州市跨境電商智慧產業園項目
項目總征地面積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00畝,其中:商貿用地30畝,科研用地70畝,主要建設“一核心、三配套”四個功能區域:
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約50,763.9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47,763.96萬元,流動資金3,000.00萬元。

項目總占地面積6.6萬㎡,主體構建物總建筑面積301,226.00㎡,主要建筑共9棟:
1、孵化中心大樓:占地面積約3560㎡,建筑面積96120㎡,F=27;
2、倉庫:占地面積3920㎡,建筑面積15680㎡,F=4;
3、物流配送廣場:占地面積3253㎡,建筑面積3253㎡,F=1;
4、人才招攬公寓:占地面積3314㎡,建筑面積83904㎡,24-26層組合建筑;
5、商貿茂業大廈:占地面積5190㎡,建筑面積30360㎡,2層裙樓-7層主樓,一共9F;
6、員工宿舍:占地面積1735.2㎡,建筑面積24292.8㎡,F=14;(含食堂、活動中心)
7、惠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占地面積4495㎡,建筑面積14976㎡,F=4(含三層裙樓----3000平米作業廠房與兩層保稅倉);
8、跨境電商清關中心:占地面積4495㎡,建筑面積14976㎡,F=4(含三層裙樓----3000平米作業廠房與兩層保稅倉);
9、綜合作業樓:占地面積4240㎡,建筑面積16960㎡,F=4。(一樓分揀、作業中心,二---四層保稅倉或倉庫)
項目總體描述
“互聯網+產業園區”、“互聯網+跨境電商”已成為國家戰略背景下行業的發展趨勢;而平臺型經濟即是基于平臺而產生的盈利模式,實體的房地產交易所、虛擬的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都是平臺經濟的產物。在互聯網繁榮發展乃至物聯網方興未艾的背景下,行業網絡化平臺化成為創新突破點。但是,目前惠州市并沒有現代化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并且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低。主要表現在:“雖然惠州市產業園區交易大廳的出現促進產業園區的信息化發展,但是惠州市很多產業園區仍保留原始粗放式運營方式。由于園區運營關系的存在以及園區入駐企業追求企業自身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所限,基于博弈心理,入駐的企業不具有共享貨源的主動性。由于缺乏調動企業共享貨源的激勵機制,交易大廳發揮的信息共享作用微乎其微。
項目的建設以實體化與線上相結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循環經濟為著手點、以現代科技文明為內涵、以環保節能為重點打造惠州市跨境電商智慧產業園項目,將實體的倉儲、物流、配送與線上的信息資源網絡相結合更能發揮平臺的集成共享作用,在互聯網與物聯網的基礎上,形成線下基于實體智慧產業園區、線上基于數據庫資源共享的智慧產業園平臺。
項目作為智能智慧物流、倉儲、代采購、通關、裝卸、分揀、清關、金融服務、進出口報關等一站式產業服務基地;線下由于地理區位因素將以上資源聚集整合,綜合考慮區位條件、市場需求、商品跨境流向、資源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建立高度流通的智慧產業園區網絡。充分利用跨境電商企業、智慧倉儲與大宗貨物產業鏈、客戶以及輔助組織(特別是政府機關)的互動機制,為整個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智慧產業園區平臺。基于跨境電商的運營結合物聯網系統,相關數據可以迅速反饋到購貨客戶與產業園區內企業,實現線上快速匹配、手持終端路線實時優化、實時可視查詢、自動結算等功能。
備注: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出品,嚴謹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