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項目規劃案例
項目綜合評價
裝配式建筑是我國建筑產業的方向,尤其在國際國內環保政策高壓下,砂石水泥的傳統建筑材料價格節節攀升,且傳統建筑行業會產生大量建筑粉塵、施工噪聲、建筑垃圾等環境污染物。而工場生產,現場拼裝的裝配式模式將會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的使用,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并且隨著全國建筑工人老齡化,農村中年技工都去大城市做工,年青人不愿意學磚瓦工,農村技工的緊缺則顯得更為突出,人工費逐年上漲,另外家中有勞力的家庭往往房子已經翻修,現在剩下的要么是家里勞力少的,要么是道路不便的,要么是原宅基地地基位置不佳且存在地質安全隱患的,要么是兒女常年在外,家中只有老人的。
在農房建設中要發展裝配式建筑,輕鋼結構(低層冷彎簿壁型鋼結構房屋)體系和現代木結構體系能解決以下痛點:
1、解決農村尤其西北山區農村道路運輸的不便,因為輕鋼農房體系材料寬度不超過1.22米,長度不超過8米,質量輕,方便輕型車輛和人工轉運。
2、解決大型吊裝機械無法到達施工現場困難,因為輕鋼結構體系最重的單個部件不超過150公斤。
3、解決用工難工期長問題,因為勞動強度小,全部干作業,干活干凈,所以年輕人愿意學,并且平米用工量是磚混的三分之二。
4、解決施工不規范問題:因為農村自建房政府監管力度不大,大部分由泥瓦匠拉隊伍完成施工,施工隨意性大,基本不符合施工驗收規范要求,工程質量無法保證,但輕鋼結構部分在工廠機械化高精度完成(C型鋼長度誤差不超過2mm),并且受力經過了驗算,從源頭保證了結構安全性。
5、解決了建筑垃圾和環境污染問題,因為輕鋼結構百分之八十材料可回收利用,并且在施工中全部干作業,建筑垃圾極少,無建筑粉塵。
6、解決能耗過大問題,因為農村自建房基本不會做外墻保溫系統,能耗非常大,而輕鋼結構墻體全部由保溫材料組成,導熱系數不大于0.045(W/mK)。
該項目的建成對推動我縣裝配式建筑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靜寧縣裝配式建筑產業園
1.1.2項目性質:新建工業項目。
1.1.3項目建設單位: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1.1.4項目負責人: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1.1.5建設地點、規模及建設期限
(1) 建設地點:靜寧縣八里工業園區。
(2) 規模:
一期工程:
1)技術研發中心一棟2000平米(二層現代木結構結構)
2)農村工匠培訓中心一棟3000平米(三層輕鋼結構)
3)綜合辦公樓一棟:8000平米(12層重輕鋼結合)
4)裝配式輕鋼結構生產車間一棟3000平米(一層門式鋼架結構)
5)物流中心一處2000平米(一層門式鋼架結構)
二期工程
6)裝配式木結構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一層門式鋼架結構)
7)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內墻板、外墻板、隔墻板)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一層門式鋼架結構)
8)裝配式重鋼結構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一層門式鋼架結構)
(3)建設期限:
一期工程10個月,自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
二期工程 8個月,自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
1.1.6 投資概算
一期工程:用地約36畝,建筑面積18000平米,建設費用投資為4400萬元,二期工程:用地約20畝,建筑面積6000平米,建設費用投資為600萬元。項目總投資約6860萬元(不含建設用地費),其中建設費用投資為5000萬,設備費120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400萬元,基本預備費260萬元。
1.1.7 資金來源
企業自籌加銀行貸款。
1.1.8 項目建設效益
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將邀請住建部相關司處以及國內國際裝配式建筑相關專家設立工作站,并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定期舉辦國際裝配式建筑高峰論壇。
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年可培訓裝配式建筑(鋼結構、木結構)施工員以及農村工匠2000人次以上,在滿足自身施工要需要的情況下可對外輸轉,提供就業崗位;
投產鋼結構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生產線4條,年可完成結構龍骨設計加工3600噸,投產集成內墻板生產線6條,外墻裝飾板生產線2條,年可完成多低層房屋建筑面積120000平方米,建安產值3.12億元,年可完成木結構房屋60000萬平米,建安產值1.8億元,年可完成重鋼結構加工安裝4000噸,建安產值1.6億元。年可提供就業崗位1600個。
將 研究-教學-生產-運輸-安裝 綠色裝配式建筑生態鏈閉合,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藏鋼于民、藏鋼于建筑。
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⑴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⑵國家發改委、建設部2006年調整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6號)
⑷《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
⑸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
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
⑺《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
⑻《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
⑼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7
⑽“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
⑾住建部《關于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⑿建筑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建市綜函〔2019〕9號)
⒀《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規〔2016〕315號
⒁《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工信部聯原[2015]309號
⒂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17〕132號
⒃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平涼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2018.8.10
⒄《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技術規程》JGJ227-2011
⒅《冷彎薄壁型鋼多層住宅技術標準》JGJ/T421-2018
⒆ 其它相關政策、法規、規章及技術資料。
1.3 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裝配式建筑以部件預制化為核心,提前將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運輸并通過一定連接方式在施工現場將零散的預制構件拼接組裝而成。由于可以通過工廠標準化、流程化制造,通過整合設計、生產、施工整個產業鏈,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裝配式建筑在質量、效率、環保、等方面較傳統建筑方式有明顯的優勢,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工業化改革不可逆轉的趨勢。相對于傳統現澆建筑,裝配式建筑可縮短施工周期25-30%,節水50-60%,節約木材約80%,降低施工能耗約20%,減少建筑垃圾70%-80%,并顯著降低施工粉塵和噪聲污染。
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當前我國正處于現代工業化發展階段,環保任務緊迫疊加人口紅利消失,預制式結構建筑迎來發展契機。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為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安全、高效、定制化的建筑體系,受到各國的青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需求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家各相關部門業紛紛出臺政策,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方向保障。
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正標志著裝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文件中指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制定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完善部品部件標準,實現建筑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鼓勵建筑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
《“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全國裝配式建筑政策性文件的頒布落實給各個省市地區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各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發展裝配式建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已經制定了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其中北京、天津、浙江等地提出,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高于全國目標;而海南省提出在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50%。
甘肅省屬于鼓勵推進地區,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17〕132號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裝配式建筑試點項目,以試點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初步建成全省產業布局合理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逐步形成全產業鏈協作的產業集群;積極爭創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到2025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科技支撐體系、產業配套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市場推廣體系。在逐年提高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面積比例的基礎上,力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平涼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2018.8.10)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裝配式建筑試點項目,以試點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建成1個產業布局合理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逐步形成全產業鏈協作的產業集群。積極爭創省級、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到2025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科技支撐體系、產業配套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市場推廣體系。在逐年提高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面積比例的基礎上,力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薄伴_展裝配式建筑項目試點和產業基地建設,結合實際,循序漸進,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優先發展鋼結構建筑,積極推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到2020年,力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0%以上”。
現階段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鋼結構、現代木結構、混凝土結構三大結構體系。從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來看,混凝土結構占比最大達46%,其次為裝配式鋼結構,占比16%。而裝配式木結構由于在我國應用范圍較小,占比僅有3%。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裝配式混凝土構件領域成本競爭較為激烈,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替代現澆式混凝土。鋼結構是主要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近年來鋼結構產量逐年上升,2010年至今,我國的鋼結構產量不斷增加,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且仍有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鋼結構產量的增加主要是受國內需求旺盛的拉動,2018年鋼結構產量已超過7000萬噸。鋼結構行業的穩步發展為鋼結構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帶來利好。
雖然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火熱,但其發展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已經發展了近70年,從手工作業到機械化生產、從借鑒到自我創新,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中國裝配式建筑發展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70-80年代迎來第一次發展,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進入低潮期,直至20世紀末期,才開始新一輪的發展。近年來,在環保壓力不斷加大、城鎮化及房地產產業發展的推動下,裝配式建筑進入高速發展及創新期,尤其是2016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多次出臺指導性、惠普性及鼓勵性政策,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
1.4項目建設內容
1.4.1技術研發中心一棟2000平米,為二層現代木結構,用于裝配式重鋼結構、裝配式輕鋼結構、裝配式現代木結構三種裝配式建筑體系的研發,保持持續改進,最大限度的實現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減量并重復利用,為三種裝配式建筑生產加工提供技術支持,設立專家工作站。
1.4.2裝配式建筑技術培訓中心一棟3000平米,為三層輕鋼結構,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員、BIM工程師,農民工匠、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技術培訓,增加就業機遇,并緩解縣內及周邊裝配式建筑技術人才奇缺現狀。
1.4.3綜合辦公樓一棟:8000平米,為12層重輕鋼結合結構,用于行政辦公,職工活動中心,開展裝配式建筑國際高峰論壇。
1.4.4裝配式輕鋼結構生產車間一棟3000平米,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用于低層、多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結構龍骨生產,上游材料周轉儲存。配備生產線4條。
1.4.5物流中心一處2000平米,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用于生產的部品部件臨時短暫儲存后發往周邊市縣及全國各地。
1.4.6裝配式木結構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用于裝配式現代木結構的加工生產。
1.4.7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內墻板、外墻板、隔墻板)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用于裝配式內裝集成墻板、配套部品部件生產,裝配式外墻裝修保溫一體板生產,裝配式重鋼結構隔墻板生產。
1.4.8裝配式重鋼結構生產車間一棟2000平米,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用于多層、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加工生產,包括開板車間、焊接車間、除銹車間。
1.5服務范圍
1.5.1核心服務范圍,以靜寧縣為中心,輻射周邊100公里內的平涼市、莊浪縣、華亭縣,涇川縣、秦安縣,通渭縣、會寧縣、西吉縣、隆德縣。
1.5.2輻射服務范圍:以靜寧縣為中心,輻射周邊300公里內的固原市(118公里)、定西市(130公里)、天水市(139公里)、崇信縣(161公里)靈臺縣(227公里)、蘭州市(220公里)、慶陽市(261公里)、寶雞市(305公里)。
1.5.3遠距離服務:通過現代物流,實現300公里以為遠距離一站式配送。
1.6建設單位概況
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28人,有輕鋼別墅建造高級技工78余人。有國際領先輕鋼房屋龍骨生產線2條,其中李店鎮萬得裝配式建筑示范園占地7000余平方米。年可完成輕鋼別墅300余套,是一家集裝配式建筑輕鋼別墅研發、生產、安裝、銷售,輕鋼工匠培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綠色建筑公司。
甘肅萬得綠色建筑公司的這種輕鋼房屋通過專業的工廠化生產,可以高精度的質量控制,而且輕鋼結構材料表面采用熱鍍鋅處理,鍍鋅量按照275g/平米測算,抗腐蝕可長達300年,經過實驗證明可抵御9度地震和60M/S的颶風,使居住者的生命財產得到有效保護。結構材料百分百可以回收,維護材料百分之八十可以回收,真正實現了建筑材料應用上的綠色、節能、環保,這種運輸方便和施工快捷的房屋是中國美麗鄉村裝配式住房建設運動最佳的選擇。
經過4年的發展,甘肅萬得公司已在云南曲靖、普洱,四川成都、雅安,青海海東市,陜西寶雞市,甘肅慶陽市、甘南州、天水市、華亭市、張掖市、平涼市、靜寧縣、莊浪縣、涇川縣等各地完成輕鋼房屋400余套,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業主入住后反饋非常滿意,說“萬得講信用、建筑裝修一體化、施工速度快、住著不滲人、還冬暖夏涼”。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于2017年7月14日完成“萬得.家”,“萬得別墅”兩個商標注冊12019年完成“輕鋼工匠”“輕鋼之家”“輕鋼公園”等商標注冊。至2020年1月,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已累計免費培訓輕鋼匠人158人次。
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為《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建筑業企業,2018年被評為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基地”,獲得第三屆全國裝配式建筑輕鋼“金雨燕”二等獎。2019年1月被靜寧縣縣委縣政府授予農民致富帶頭人,2019年3月被科技局授予“科技致富帶頭人”稱號,2019年3月受邀加入住建部“綠色裝配式農房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陽地鋼打造高品質輕鋼房屋聯盟”成員單位,2019年5月被靜寧縣人社局認定為“扶貧車間”。
甘肅萬得綠色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自強不息,以誠立企、萬家得利”的理念,在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綠色建筑”的政策環境下,以“綠色建筑、生態人居、百年住宅、環保節能”為宗旨,將這種綠色環保、抗震節能的綠色裝配式輕鋼房屋在農村建造推廣,培養輕鋼房屋建造工匠,服務萬家、回報社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振興戰略。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