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主要呈現五大特點 聚焦四個方面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明顯好轉,政策日益完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應用更加普遍,居民消費需求深刻變化,催生零售行業新供給新模式。尤其是《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的出臺,為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指明了方向,營造了良好環境。2017年,零售企業線上線下全方位深入融合、社交化場景化多元消費場景、多業態協同提供一站式聚合服務、供應鏈體系智能高效等特征將日益明顯。
2018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6月當月同比增長9%,增速較5月份回升0.5個百分點。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一是市場規模平穩增長。上半年實現商品零售額1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2400家商務部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
二是零售業態協同發展。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和百貨店等業態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4%、3.8%和2.3%,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8、0.4、0.4和1.1個百分點,典型零售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銷售額同比增長29.8%,增速加快8個百分點。
三是經營效益持續向好。商務部典型零售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增速比主營業務成本高0.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5.9%和5.3%。
四是技術驅動智慧零售。移動支付、物聯網、人臉識別等信息技術,從采購、生產、供應、銷售等各環節推動傳統百貨零售業轉型升級。顧客、商品、服務、營銷等的數字化發展,全方位推動傳統百貨零售業運行效率提升。
五是零售資本深度整合。一方面,大型互聯網企業大規模向線下滲透,線上線下的融合從資本性融合邁向業務性融合。另一方面,實體零售價值凸顯,優質的線下零售品牌得到資本市場的充分認可。與此同時,線下企業也在加速整合,打造全國性零售平臺。
上半年我國零售企業主動適應消費升級,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主要聚焦四個方面:
一是發展品質零售,企業通過轉方式、提品質、優服務回歸零售本質。
二是發展跨界零售,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創新場景、豐富內容、增強體驗。
三是發展智慧零售,提升購物體驗。
四是發展綠色零售,助推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百貨零售企業大力發展全渠道多元業務,逐步轉變為綜合服務的新型零售企業,許多領先的百貨企業都以打通線上線下為基礎、以重構傳統商業要素為核心、以創新商業發展及全業態融合為目標,大膽創新、積極轉型,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未來,百貨零售行業應回歸零售本質,聚焦消費需求,積極創新求變,大力發展品質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綠色零售,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先導性行業。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