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集聚和社會認知的不斷提升 非金融應用取得進展
2018年,伴隨各類行業資源的加速集聚和社會認知的不斷提升,區塊鏈行業迎來了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期。技術創新方面,2018年被認為是公有鏈競爭元年;產品應用方面,2018年是多行業應用落地的探索期;產業布局方面,2018年是行業競爭格局的重構期。從2018年上半年全國區塊鏈行業發展態勢來看,行業的創新發展與預期基本一致,亮點頻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行業發展環境得以進一步優化;技術和產品創新持續推進,大型企業加快布局;重點領域應用實現突破,技術落地前景廣闊;積極融入全球治理體系,國際話語權持續提升。
亮點一:行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資金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一方面,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發展,持續加大支持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已經有20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有關區塊鏈的政策文件,特別是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超前布局區塊鏈等技術研發及試驗。今年上半年,杭州在區塊鏈產業支持方面力度相對較大,將區塊鏈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立了百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區塊鏈創新基金,支持建設了杭州區塊鏈產業園。湖南婁底也正在建設國家級區塊鏈研究和應用示范區暨婁底市區塊鏈產業園。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我國已經成立或者即將成立區塊鏈產業園區約10余家。
另一方面,社會資本對于區塊鏈的發展前景更加看好,資金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為行業創新發展帶來持續動力。根據投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區塊鏈投融資報告》,截至2018年4月末,我國區塊鏈企業已完成106次融資,融資總額達到63億元,遠遠超過往年。此外,社會各界對于區塊鏈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大量的報導和行業會議加速推動了區塊鏈概念的普及,促進了各界對區塊鏈認知度的提升。人民日報圍繞“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有什么用”“區塊鏈會成為新風口嗎”三個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引發廣泛熱議。同時“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等社群不斷涌現,為各界參與區塊鏈技術研討提供了新的平臺。
亮點二:技術和產品創新持續推進 企業主體力量不斷壯大
上半年,全球區塊鏈技術與產品創新進入到一個新的活躍期,分片、跨鏈、側鏈、原子互換等新技術均取得了快速發展。公有鏈方面,以量子鏈、星云鏈、公信鏈等為代表的國產公有鏈實現了快速發展,4月,本體網絡ONT開源了新一代共識算法VBFT的實現。聯盟鏈及私有鏈方面,百度推出“超級鏈”,能兼容比特幣和以太坊的開發者生態,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取得共識機制,解決現在的能源消耗問題,還可以單鏈支持10萬并發。迅雷也向社會發布了“迅雷鏈”,它基于PBFT共識算法,實現超低延遲的實時區塊寫入和查詢,單鏈的出塊速度可達秒級,擁有百萬級并發處理能力。
綜合分析來看,我國在區塊鏈技術和產品創新方面已經走在了全球前列。百度、迅雷等公司發布區塊鏈相關產品,表明區塊鏈行業的主體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從以往的咨詢企業、金融企業、創業型企業,到今年的大型科技企業,整個區塊鏈行業的主體力量正在不斷加強。特別是,在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擁有顯著優勢的科技企業的加入,將會深刻影響到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競爭格局。繼騰訊發布區塊鏈白皮書之后,今年上半年,京東、華為、美圖、蘇寧、華大基因等行業領軍企業均發布了區塊鏈白皮書,提出要結合自身業務領域加快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而網易、百度、阿里、迅雷、360等企業則已經推出了區塊鏈的相關產品及服務。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專門從事提供區塊鏈產業底層技術平臺服務、應用產品、行業技術解決方案服務等業務的企業數量已經接近600家,這些企業主要聚集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貴州、江蘇等地。
亮點三:區塊鏈行業應用加快落地 非金融應用取得積極進展
由于金融行業信息化發展水平高,業務場景與區塊鏈應用匹配度高,因此金融一直以來都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活躍的領域。上半年,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推進,一些典型應用項目陸續上線。例如,支付寶上線了基于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通過分布式處理,提供給所有參與方統一的賬本,從而使各方能夠異地同步地進行審批,加快跨境匯款流程。中國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正式推出了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壹賬鏈”,覆蓋交易額已超12萬億元。華夏銀行“鏈通雄安”已經落地,它以銀企直聯方式接入雄安集團區塊鏈項目管理平臺系統,利用區塊鏈平臺數據溯源、行為規范、資金管理等功能,為雄安建設的分包商解決工人工資發放、原材料采購等資金問題。
除金融領域之外,區塊鏈在其他行業中的應用仍處在探索階段,溯源成為被普遍看好的應用場景。螞蟻金服與茅臺合作,力圖幫助后者建立白酒防偽溯源的區塊鏈應用系統。天貓奢侈平臺LuxuryPavilion推出對于奢侈品物流信息的防偽溯源功能。騰訊公司與中國物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發布了區塊供應鏈聯盟鏈及云單平臺。步步雞區塊鏈防偽溯源系統獲得了第二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的特等獎。在政務、能源等其他領域,區塊鏈應用探索也在積極開展。中化集團成功完成了區塊鏈應用的出口交易試點,雄安區塊鏈租房平臺也正式上線。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推出的“智信城市”計劃進展良好,已在北京、青島、廣州、海南、迪拜建立了側鏈,節點數達到20個。
亮點四:積極參與區塊鏈全球治理 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
我國在區塊鏈標準建立方面起步較早,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參考架構》與2016年既已頒布。今年1月,《信息技術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作為區塊鏈領域的首個國家標準也獲批立項。在此基礎上,我國正積極推動相關標準的國際化,積極參與全球區塊鏈標準的制定。當前,我國承擔了ISO國際標準分類和本體(TaxonomyandOntology)的編輯以及參考架構(Referencearchitecture)的聯合編輯職務,主導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中的數據流動和數據分類的項目研究。在評估評測方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于5月發布了賽迪全球公有鏈技術評估指數,從基礎技術、應用性和創新力三方面對全球公有鏈進行評估,該指數是當前全球唯一一個聚焦技術的公有鏈指數,一經發布便引發全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該指數按月發布,是全球公有鏈技術創新的重要風向標。
此外,我國企業在全球區塊鏈領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360在全球知名公有鏈項目EOS上線發現其一系列高危安全漏洞,有效避免了項目上線可能帶來的巨大安全隱患,在全球區塊鏈安全服務領域占得了先機。綜合來看,2018年上半年,我國區塊鏈行業正在全面快速發展,成果眾多,成績顯著。但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仍然面臨認識不清晰、監管措施不完善、人才供給不足、應用拓展緩慢等突出問題。特別是,區塊鏈對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應用模式仍不清晰、方案尚不完善,要想更大發揮區塊鏈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價值,仍需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積極探索。(賽迪智庫軟件產業研究所 蒲松濤)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