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產業呈現的三大發展趨勢
未來汽車產業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即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電動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今年,全國的電動車產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張進華說。談到當前國內各大汽車整車廠商紛紛進軍電動車時,他用了“不可逆轉”這四個字來形容汽車電動化這一未來發展趨勢。
近10多年來,中國的電動車發展突飛猛進,比亞迪、長安、吉利等一大批整車廠商陸續推出混電、純電等新能源汽車。在張進華看來,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驅動電機,我國的電動車總體技術已經躋身全球第一陣營。
由于國內市場龐大,中國的電動車保有量占全球一半左右,而在中國大街小巷行駛的電動車90%都是國內自主研發生產的,市場占有率國際領先。
張進華介紹,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國內生產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普遍超過200公里,非常適合城市中短里程行駛,這也符合電動車的功能定位。
如今,國內各大城市,路上跑的電動車越來越多。根據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將達到40%。“我們相信這一比例將會越來越大,但并不意味著燃油汽車將在一夜之間驟然消失。”張進華說,燃油汽車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將向高度電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傳統運載工具將變成移動終端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發展,下一步,比電動化更大的技術變革則是智能化。”張進華說。
汽車業界將汽車智能化分為五級:L1級是最基本的,即車速等相關信息提醒;L2級涉及到自動巡航、自動跟車、車道保持、自動防撞等輔助駕駛功能;L3級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可感知避障,乘坐人也可以人為干預;L4級則完全不需要人為干預,甚至可以取消方向盤、剎車踏板等部件;L5級最高,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等實現人機互動,成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助手,可以送你去機場,提前幫你預訂好機票和酒店,走出機場便有一輛無人汽車前來迎接。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L3級。”張進華說,汽車智能化最大的改變是,讓智能出行變成了一種可能,傳統運載工具將變成移動終端……
在他看來,汽車智能化是汽車問世100多年最大的技術革新。實現無人駕駛等智能化后,將極大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幅度減少交通安全事故,同時也將推動軟件、芯片、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智能網聯汽車一定會在中國率先發展起來。”張進華認為,我國既有市場優勢,最新技術都在我國率先測試,又有機制優勢和用戶接受度高的優勢,還有5G、北斗導航等基礎設施完備等諸多優勢。
據悉,目前國家正在籌建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整合整車、通訊、零部件等多個領域研發機構,共同攻克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技術難題。
汽車制造廠將變成出行服務商
上班出門前,不想自己開車,打開手機APP預約一輛專車;周末郊游,打開APP預約一輛綠色共享的純電動汽車自駕出游。這或許已經成為不少人的一種出行習慣。
“共享化將成為汽車發展的第三大趨勢。”張進華說,現在是“硬件定義汽車”,今后則是“軟件定義汽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大交通和小交通、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聯運聯動將更加緊密、更加方便。
他判斷,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代步的汽車將實現共享,將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也將改變我們現有的出行習慣,因共享而便捷,因便捷而共享,汽車制造廠將變成出行服務商。
張進華說,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全球汽車領域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共識,中國雖然汽車產業起步較晚,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