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我國健康養老產業將達到5萬億元?
我國老齡化進程持續加快,截至2017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4億,占總人口比重17.3%,老齡化水平高出國際標準七個百分點。
2017年全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高達19萬億元,國內市場為2.2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萬億元,國內將達到5萬億元。
市場結構來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布局將與我國十二五規劃的“9073”養老產業規劃結構趨同,養老地產將會在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推進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基于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智能化設備等科學技術,將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傳統養老方式有機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多層次、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產業。
業內普遍認為,我國健康養老領域目前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健康養老資源供給明顯不足,供需矛盾緊張;二是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發展不規范;三是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較低,服務形式趨于傳統。
上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是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核心環節,智能傳感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持續滲透,使低功耗的智能健康養老終端、人性化交互的康養平臺以及高效的健康信息架構變成現實。目前國內上游企業產品層次呈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大部分企業聚集在低端產品領域,競爭激烈,而附加值較高的高端產品領域企業卻相對較少。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品將更加豐富,應用與服務能力大幅增長。健康養老新方式得到推廣全面量化。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供長期跟蹤、預測預警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第三方在線健康市場調查、咨詢評價、預防管理等應用服務得到進一步發展,專業化運營水平得到提升規范。以社區為基礎,依托現有智能化、信息化資源和社會力量,搭建養老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提供護理看護、健康管理、康復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養老服務機構應用基于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化便攜式體驗、緊急呼叫監控等設備,養老服務水平大幅提高。
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智慧健康養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企業開發和運用智能硬件,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手段采集并對接健康養老人群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于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進一步整合智慧健康養老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為其開展個性化、精準化定制提供決策支撐。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新業態不斷發展,與養老服務業結合,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老年人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務預約、物品代購等服務得到推進。
目前,國人人均健康管理信息化投入約2.5美元,相比美國人均健康管理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僅為美國的3%??紤]到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潛在用戶人群十分龐大,加之相關拉動投資及其他示范應用衍生產值,未來三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復合增長率或在30%左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