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一片全新的投資"藍海"?
生物醫藥行業是技術密集、創新驅動型的行業。許多國家已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行業。2017年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3417.1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增速放緩。
數據顯示,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余種進入臨床試驗。生物技術藥品數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紀世界醫藥的產業化正逐步進入投資收獲期,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大高于全球醫藥行業年均不到10%的增長速度。生物醫藥產業正快速由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
通過對生物醫藥行業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等因素影響,與人類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目前該行業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生物醫藥領域也發揮了積極的貢獻作用。
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發展現狀
通過對生物醫藥行業分析,對比近幾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2009-2016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銷售收入不斷增加,且保持了較快的增速。其中,2010年行業銷售收入為1062.45億元,同比增長41.12%,為近年來最大增幅。2017年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3417.1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增速放緩。
從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地區分布來看,2016年山東省、江蘇省和河南三省的生物醫藥銷售收入排名前三,其中2016年山東實現銷售收入1021.61億元,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0.96%;江蘇省位居第二,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432.72億元,占比13.12%。我國銷售收入居前的十個省份銷售收入占比達80.68%,行業區域分布較為集中。
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有重組人胰島素、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20余種重組蛋白質類藥物上市。但國內企業以仿制為主,研發投入水平偏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制藥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哺乳動物細胞表達體系及單克隆抗體等領域。未來國內企業研發投入的加大、創新能力的提升將給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政策方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構建生物醫藥新體系,把握精準醫學模式,推動藥物研發革命的趨勢性變化,立足基因技術和細胞工程等先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轉變,加快新藥研發速度,提升藥物品質,更好滿足臨床用藥和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的需求,到2020年,實現醫藥工業銷售收入4.5萬億元,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3.6%。
《規劃》強調,加快發展精準醫學新模式,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水平。把握智能、網絡、標準化的新趨勢,大力發展新型醫療器械,提供現代化診療新手段。
我國生物醫療產業目前還有很多問題
第一是生物藥物的高成本及重磅藥物專利阻礙了我國生物藥品市場的發展;
第二是與生物可注射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和風險,也是限制我國生物藥物市場發展的因素之一;
第三是價格問題,現在很多效果不錯的生物藥價格昂貴而且依賴進口;
第四生物醫藥產業在企業融資、產業規模、產品品種,尤其是技術創新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
第五產業規模小,產品品種少,缺乏自主創新;
第六技術壁壘和支撐技術、生產裝備比較落后。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以及對高質量生活品質的追求,生物醫藥產業被外企認為是一片全新的投資“藍海”。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