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鐵路必將是取代部分公路貨運的一種最佳方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鐵路貨運行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鐵路行業的貨運發展也逐步轉變成了以市場需求為中心。這一系列的發展和轉變促使鐵路行業的改革,改革現有的運營模式,調整資源分配以及資源的合理使用,使鐵路的貨運發展不僅符合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要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
依照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運輸結構調整的趨勢將會是“公轉鐵”。根據報告提出,由于使用燃油少,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相對于公路貨運,鐵路貨運是環境友好型的運輸方式。 數據顯示,目前美國鐵路在貨運結構中所占比例遠遠的高出中國13.75%。所以在鐵路貨運成本、能耗及環保方面均優于公路貨運的環境下,我國鐵路貨運的發展市場空間大。
數據顯示,我國鐵路貨運與美國相比,占比明顯較低。從現狀看,我國2017年鐵路貨運周轉量僅占總貨運周轉量的13.75%,而美國2015年的數據就已經達到了為33.15%,比我國高了近20%。從變化趨勢看,2003-2016年,我國鐵路貨運占比整體呈現下降態勢,由2003年的32.02%下降到2016年的12.75%,在2017年才有所回升,而同期美國的鐵路貨運占比則穩定在30%左右。
我國鐵路在貨物運輸方面具有成本、節能及環保優勢。首先成本方面,我國鐵路貨運的定價方式為替代競爭定價,其運價約為公路貨運運價的1/3。其次能耗方面,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鐵路貨運能耗僅為公路貨運的1/4。然后是環保方面,據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透露,鐵路貨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公路貨運的1/13,而電氣化鐵路貨運更是接近于零。為實現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目標,未來鐵路必將是取代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公路貨運的一種最佳方式。
我國鐵路貨運的發展趨勢
1、鐵路貨運物流化
自21世紀以來,鐵路貨物運輸的產品變得更加小,更加適應當前社會零庫存的特點。因此鐵路貨運在保證大宗貨物運輸的前提下根據市場的發展方向,抓住鐵路物流發展的機會。鐵路貨運向物流化方向發展不但具備基本資源和基礎設施的優勢,而且具有技術的可能性。我國的鐵路運輸遍布全國的各個角落,發達的線路結構給鐵路貨運物流化提供了更多便利。隨著貨運信息網絡的不斷完善,完備的倉儲、裝卸、搬運、配送等設備優勢使貨運物流化具備可能性。
2、鐵路貨運重載化、快捷化
貨運市場重載化、快捷化是世界鐵路發展到今天的重大戰略調整。重載化主要是為了提高運輸效率,在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增強鐵路貨運在大宗物品運輸的競爭優勢。21世紀以來,我國對現有鐵路運輸網絡不斷進行電氣化改造,發展貨物重載化運輸,為工礦企業帶來更多的好處,縮短時間,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3、以集裝箱化為基礎的聯合運輸
加強港口和鐵路集裝箱聯運系統的建設,構造以集裝箱化為基礎的聯合運輸可以降低經濟的運行成本。建立以集裝箱為主的聯合運輸不僅能增強鐵路的運輸能力,也能不斷完善鐵路運輸網絡。
4、鐵路貨運發展規模化、集約化
鐵路貨運市場主要以大宗貨物運輸為主,運送的東西主要是煤炭、石油、礦石、鋼鐵、木材等物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大宗貨運的運輸需求也逐年遞增。鐵路貨運的集約化主要是指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發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回報。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