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下游產品,提高烯烴芳烴資源綜合利用率,才能更好的促進烯烴芳烴產業發展??
煤制芳烴是新興的芳烴生產技術,煤制芳烴是指以煤為原料,通過煤氣化技術進行芳烴的合成。煤制芳烴技術能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和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標。中國煤制芳烴是將繼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項目之后的第五大產品。
煤制芳烴的技術原理,是以甲醇為原料,在雙功能(酸性和脫氫)活性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通過脫氫、環化等步驟生產芳烴的過程。就是把煤先制成甲醇,再以甲醇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生產出芳烴。
煤制芳烴是繼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之后,在我國發展起來的又一重要現代煤化工技術。發展煤制芳烴符合我國化石資源稟賦特點,煤制芳烴是對石油芳烴的重要補充,是減少我國PX進口量、滿足國內聚酯產業快速發展需求的重要途徑。煤制芳烴技術的研發和工業試驗成功,將推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減少芳烴對石油原料的依賴,標志著煤代原油做原料大批量生產芳烴成為現實。
目前我國煤制芳烴正處于產業化初期,市場前景良好,應該加快發展,但也有一些實際問題需要引起業內廣泛重視,一是國內石油基芳烴新項目紛紛上馬,對未來煤制芳烴產能投放帶來很大壓力;二是低油價下煤基芳烴競爭力較弱,必須通過技術攻關持續降低生產成本;三是做好煤制芳烴新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確保裝置清潔高效安全運行。
中國年消耗量超過2000萬噸,而芳烴97%以上來源于石油原料,在中國“多煤、少氣、缺油”的能源現狀條件下,煤制芳烴技術的成功研發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煤制芳烴技術的成功開發,開創了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徑,對中國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抓住世界能源化工新的發展機遇具有重要意義。積極開發應用煤制芳烴技術,能夠延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以技術創新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煤制芳烴技術使甲醇可以實現完全轉化,3.07噸甲醇就可以生產1噸芳烴,并副產大量氫氣,工藝廢水不含氨氮,廢氣不含硫氮。
從煤—甲醇—芳烴—聚酯的煤基芳烴到下游衍生物的產業鏈,實現煤炭循環經濟綜合利用。對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快推進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當地就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煤制芳烴技術的應用更將承載中國新型煤化工、西部產業承接的發展意義。
我們知道烯烴芳烴產業在石化工業的重要性,其發展有力地帶動了下游石化產品的發展和進步,是石化工業發展的旗幟及風向標。我們應該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技術進步,加快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下游產品,提高烯烴芳烴資源綜合利用率等,促進烯烴芳烴產業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